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揭阳市实验中学:袁东霞
[内容摘要] 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样重要。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激发成就动机,诱发求知欲;二、欣赏数学之美,培养学习兴趣;三、主客观结合,培养顽强的意志。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成就动机、数学之美、意志力
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是指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上只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个因素包括在非智力因素内。它具有动力、定向、维持、弥补等几个方面的作用。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激发成就动机,诱发求知欲⑴明确学习目标。如在上《统计与概率》这一章之前,可先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如某些促销活动中获胜或获奖的可能性,让学生明白本章的学习目标,从实例中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欲望。⑵赋予成功的期望。教师对学生赋予较高的成功期望,学生的成就动机就较高。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关心、指导下学习,能诱发其积极向上的激情。⑶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取得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若学生未能进步,教师则要帮助查找原因,给予鼓励,使学生保持和加强求知的欲望。2、欣赏数学之美,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很多,例如创设问题情境法、设疑引趣法、游戏法、竞赛法等等都十分有效。我认为,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之美,也会增加学习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将是持久的,根深蒂固的。⑴挖掘教学内容中美的因素。毕达哥拉斯指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数,就是数的和谐。”这种和谐美的典型例子要算黄金分割及其应用。教学中我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体会其中的文化价值。⑵利用数学史和数学典故引领学生感受数学美。数学史和典故是美的“富矿”,其中精彩的事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等差数列时向学生介绍少年高斯计算一百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讲等比数列时介绍国际象棋发明者锡塔向国王请求奖赏的故事,讲相似形时可介绍泰勒斯用一根棍棒测金字塔高度的故事。3、主客观结合,培养顽强意志⑴难易得当,客观上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意志力。数学教学启发性强,提出问题,布置作业要有一定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位同学都得到训练和提高。这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很重要。⑵提高认识,引导学生主观上自觉地培养意志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干扰,与这些干扰作斗争就需要意志力,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自觉地培养克服干扰的意志力,形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总结语 总之,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在数学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