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将电信行业视做公益性行业。与长期以来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电信行业采取的是国有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方式和低价格、高财政补贴的机制,价格基本不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动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对电信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撤消了许多行业主管机构,将调控的职能交给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
我国电信行业政企不分,行政主管部门或垄断企业既是“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传统框架虽然有了一定变化,但由其造成的垄断格局一直影响着电信行业的发展。多年来,我国政府正是用行政手段维护了电信市场的垄断,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授权特定部门(原邮电部)或特定国有企业(原中国电信一家独统天下)来经营全国所有的电信业务。对中国电信行业行政垄断程度及其影响的研究不仅是中国电信行业未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同时可以为中国其他行政垄断行业的研究和行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在具体研究中,本文首先从体制成因和经济主体原因两方面分析了我国行政垄断形成的原因,通过对市场失灵、政府规制和规制失灵相关理论的回顾,提出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形成机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会出现市场经济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环节,这时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规制和调控,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会在其规制和调控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规制失灵,这发生在一些行业中就形成了行业性行政垄断问题。并在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将政府因素内生到是整个系统中来,构成对行政垄断分析的G一SCP研究框架。G一SCP框架认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和行为会对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产生影响,在政府因素的影响之下,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相互作用。接着,本文描述了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电信行业存在的垄断类型进行了判断。目前,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电信用户规模居世界首位,通信能力不断增强,业务种类不断增多:电话用户增长趋缓,靠用户规模拉动行业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电信行业已形成新的竟争格局;电信行业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也已初步形成;电信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日益突出。尽管我国电信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通信网的容量仍然满足不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并且与国际电信行业相比,电信密度、主干线容量、网络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人均通信水平等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本文又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曲线拟合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指数模型、Logistic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六个单项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组合加权的方法建立了我国电信业务量的预测模型,并对2008~2020年的电信业务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我国电信业务量将达到3695576.42亿元,说明我国电信市场具备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电信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整体实力,政府一直较为重视其发展,以至于对其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在这过程中就出现了规制不当或规制失灵的地方,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行政化,人为地设置壁垒阻碍市场竞争,形成了电信行业的行政垄断性。电信行业行政垄断的存在造成了价格昂贵、服务质量差、阻碍技术进步、削弱运营商竞争力和滋生腐败等不良后果。然后,本文对我国电信行业的行政垄断程度进行了测度。在新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的基础上,将政府因素内生到是整个系统中来,构建了本文测量电信行业行政垄断程度的方法一一心.SCP研究框架:设置政府指标、结构指标、行为指标和绩效指标四个一级指标,并下设多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分别计算数值,然后对一级指标通过加权的方法来估计出电信行业的行政垄断指数。通过对政府指标、结构指标、行为指标和绩效指标下属的33个三级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打分计算,得出我国电信行业的行政垄断程度经历了逐渐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95.07%下降到2008年的79.93%,下降幅度较大,但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行政垄断水平。虽然我国电信行业的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独家垄断格局已经被打破了,但是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接着,本文从行政垄断对电信企业的经营绩效、电信行业技术进步、电信行业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四方面进行了分析。运用M指数得出我国电信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在2001~2005年间我国电信企业的生产率保持了年均4.5%的增速,其中中国电信的生产率水平最高,而中国网通的生产率水平最低。同时,四大运营商的技术效率变动指数的均值都大于1,而技术进步指数的均值大都小于1,这也说明我国电信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因素而非技术前沿的改变。通过对我国电信行业1990~2008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测算,发现1990~2008年,电信业务量的增长35%以上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个别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还超过了80%,尤其是2002年,全要素生产的贡献率超过了100%,达到最高值108.207%。而电信行业行政垄断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的贾献系数为汀:j27。'从方向来看,两者成反方向变动,行政垄断程度越高,越会造成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的降低,从数值上看,行政垄断每加强一单位,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就会降低1.犯7个单位,影响程度较大。
通过采用对数形式的时变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计算了我国电信行业的经济效率情况,接着分析了行政垄断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当电信行业垄断程度降低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放慢,前沿技术进步加快,相对前沿技术效率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加强,规模总报酬递增,规模经济性改善降低。而从对电信行业垄断福利、管制机构非正常开支、电信企业寻租成本以及行政垄断造成的社会净福利损失四方面入手分析的电信行业行政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也表明,电信行业存在的行政垄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
中国电信行业 行政垄断 行业经济硕士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