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二)
一是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解决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是我们党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及其运用。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基本力量,同时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体现并丰富发展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科学的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运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二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着重回答的基本问题,这个基本问题不是细枝末节的、无关紧要的,而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新的理论成果正是应该围绕这样的基本问题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规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党的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等概念的科学内涵;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布局转变的内在联系,揭示了进一步开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阐明了科学发展与吸收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联系,揭示了世界各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些理论阐述,在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极为重要的内容。 三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其中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以说,这些方面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比如关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关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关于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关于国际形势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进一步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这些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协调,体现了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密切联系,归根到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从上文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体系既具有很强的思辨性、逻辑性,又具有非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