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 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电气0902 班
题 目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电能是能源的一种,电力已成为工农业不可缺少的动力,电能的开发和应用,是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成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电客户对供电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供电可靠性成为电能的重要指标。在此次设计中,本着可靠、安全、经济灵活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现有的方针政策、技术规范的规定。
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是机组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的条件。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计算,设计出了该火力电厂的电气主接线图;选择恰当的短路点并计算短路电流;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电力系统图纸也相继采用计算机制图,在此次设计中采用viso绘图软件进行电气类的制图。
目录
前言 1
1.课程任务设计书和原始资料分析 3
2.主接线的设计 5
3.变压器的选择 10
3.1主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10
3.2 变压器容量和形式的确定 10
4.设计总结: 12
5.参考文献: 12
1.课程任务设计书和原始资料分析
1.1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是在学习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巩固“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知识。
(2)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规定、导则等。
(3)掌握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1.1.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1)分析原始资料
(2)设计主接线
(3)计算短路电流
(4)电气设备选择
1.1.3.设计成果:
(1)完整的主接线图一张
(2)设计说明书一份
1.2原始资料
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1.2.1、变电所的建设规模
本变电所是中型降压变电所,一次建成。
1.2.2、变电所与电力系统连接情况
(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所位于某市郊小工业区中心,交通便利,地质条件好,进出线方便,供当地城市、工厂及农村用电。
(2)变电所电压等级为110KV、35KV及10KV,系统以两回线向本所供电,35KV有6回出线,10KV有10回出线。
1.2.3、负荷资料
35KV侧最大负荷为38.5MVA,其中重要负荷占60%,最大的一回负荷为7.5MVA,平均功率因素为0.85,Tmax=6000h,35kv用户除本所外无其它电源。
10KV侧最大负荷为25MVA,最大一回为3.2MVA,平均功率因素为0.8,Tmax=4300h,所用负荷按变电所最大负荷的0.5%计算。
1.2.4、最小运行方式:变电所停运一台变压器,同时与变电所连接的发电厂中停用一台容量最大的发电机组。
1.2.5、环境条件:
变电所地处平原,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平均30℃,绝对最高气温39℃,最热日平均气温为35℃,最低气温-13℃,最热月地下0.8米处土壤平均温度18℃。当地海拔高度400米,雷暴日数29.5日/年;无空气污染。土壤电阻率ρ=200Ω•m。
2.主接线的设计
2.1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2.1.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考虑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决定主接线的主要因素。变电站是枢纽变电站、地区变电站、终端变电站、企业变电站还是分支变电站,由于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也不同。
考虑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
变电站主接线设计应根据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应根据负荷的大小和分布、负荷增长速度及地区网络情况和潮流分布,并分析各种可能的运行方式,来确定主接线的形式及站连接电源数和出线回数。
考虑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路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
对一、二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一个电源失去后,应保证全部一、二级负荷不间断供电;三级负荷一般只需一个电源供电。
考虑主变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
变电站主变的容量和台数,对变电站主接线的选择将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对大型变电站,由于其传输容量大,对供电可靠性高,因此,其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的要求也高。而容量小的变电站,其传输容量小,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要求低。
考虑备用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
发、送、变的备用容量是为了保证可靠的供电,适应负荷突增、设备检修、故障停运情况下的应急要求。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根据备用容量的有无而有所不同,例如,当断路器或母线检修时,是否允许线路、变压器停运;当线路故障时是否允许切除线路、变压器的数量等,都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
2.1.2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变电站的规划容量,负荷性质线路变压器的连接、元件总数等条件确定。并应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投资节约和便于过度或扩建等要求。
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是指主接线能可靠的工作,以保证对用户不间断的供电,衡量可靠性的客观标准是运行实践。主接线的可靠性是由其组成元件(包括一次和二次设备)在运行中可靠性的综合。因此,主接线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一次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还要考虑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的故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同时,可靠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种主接线对某些变电站是可靠的,而对另一些变电站则可能不是可靠的。评价主接线可靠性的标志如下:
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影响供电;
线路、断路器、母线故障和检修时,停运线路的回数和停运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变电站全部停电的可能性。
灵活性
主接线的灵活性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调度灵活,操作方便。可灵活的投入和切除变压器、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能够满足系统在正常、事故、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
检修安全。可方便的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器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且不影响对用户的供电。
扩建方便。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对已经投运的变电站进行扩建,从变压器直至馈线数均有扩建的可能。所以,在设计主接线时,应留有余地,应能容易地从初期过度到终期接线,使在扩建时,无论一次和二次设备改造量最小。
经济性
可靠性和灵活性是主接线设计中在技术方面的要求,它与经济性之间往往发生矛盾,即欲使主接线可靠、灵活,将可能导致投资增加。所以,两者必须综合考虑,在满足技术要求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投资省。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约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投资;要使控制、保护方式不过于复杂,以利于运行并节约二次设备和电缆投资;要适当限制短路电流,以便选择价格合理的电器设备;在终端或分支变电站中,应推广采用直降式(110/6~10kV)变电站和以质量可靠的简易电器代替高压侧断路器。
年运行费小。年运行费包括电能损耗费、折旧费以及大修费、日常小修维护费。其中电能损耗主要由变压器引起,因此,要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式、容量、台数以及避免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失。
占地面积小。电气主接线设计要为配电装置的布置创造条件,以便节约用地和节省架构、导线、绝缘子及安装费用。在运输条件许可的地方,都应采用三相变压器。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采取一次设计,分期投资、投产,尽快发挥经济效益。
2.1.3主接线的设计
2.1.3.1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根据原始资料,此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110/35/10KV ,故可初选三相三绕组变压器,变电站有两条进线,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可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保证设计出最优的接线方案,初步设计以下两种接线方案供最优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110KV侧采用双母线接线,35KV侧采用单母分段接线,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接线。35KV侧接所用电接线。
方案二:1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接线,35KV侧采用双母线接线,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35KV侧接所用电接线。
两种方案接线形式如下:
图图2.1方案Ⅰ
图2.2方案Ⅱ
2.3.2 主接线方案评定
表2.1 方案Ⅰ与方案Ⅱ的比较
方案
项目
Ⅰ
Ⅱ
可靠性 110KV侧采用双母线,可靠性较高
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可靠性较差 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可靠性较差
35KV侧采用双母线,可靠性较高
灵活性 110KV侧采用双母线,灵活性较差
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灵活性较高 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灵活性较高
35KV侧采用双母线,灵活性较差
经济性 110KV侧采用双母线,设备较多,费用较大
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设备少,费用小 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设备少,费用小
35KV侧采用双母线,设备较多,费用较大
对两个方案整体分析,在配电装置的综合投资,包括控制设备,电缆,母线及土建费用上,在运行灵活性上110KV、10KV侧单母线形接线比双母线接线有很大的灵活性。由原始材料可知,35KV侧有重要负荷,且接有所有电,所以必须保证其的可靠性,所以采用双母线较单母线分段有更高的可靠性。
由以上分析,最优方案可选择为方案二,即110KV侧为采用单母线接线,35KV侧为双母线形接线,10KV侧为单母分段接线。其接线图见以上方案二。
3.主变压器的确定
在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变压器是主要电气设备之一,其担负着变换网络电压,进行电力传输的重要任务。确定合理的变压器容量是变电所安全可靠供电和网络经济运行的保证。因此,在确保安全可靠供电的基础上,确定变压器的经济容量,提高网络的经济运行素质将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
3.1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变电站一般装设两台主变,当只有一个电源或变电站可由低压侧电网取得备用电源给重要负荷供电时,可装设一台。本设计变电站有两回电源进线,且低压侧电源只能由这两回进线取得,故选择两台主变压器。
3.2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相数的确定
在330kv及以下的变电站中,一般都选用三相式变压器。因为一台三相式变压器较同容量的三台单相式变压器投资小、等条件限制时,可选用两台容量较小的三相变压器,在技术经济合理时,也可选用占地少、损耗小,同时配电装置结构较简单,运行维护较方便。如果受到制造、运输单相变压器。
绕组数的确定
在有三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如果变压器各侧绕组的通过容量均达到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及以上,或低压侧虽然无负荷,但需要在该侧装无功补偿设备时,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绕组连接方式的确定
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电力系统采用的绕组连接方式只有星接和角接,高、中、低三侧绕组如何组合要根据具体工程来确定。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星接,35KV也采用星接,其中性点多通过消弧线圈接地。35KV及以下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角接。
结构型式的选择
三绕组变压器在结构上有两种基本型式,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降压型。降压型的绕组排列为:铁芯—低压绕组—中压绕组—高压绕组,高、低压绕组间距较远、阻抗较大、传输功率时损耗较大。
应根据功率传输方向来选择其结构型式。变电站的三绕组变压器,如果以高压侧向中压侧供电为主、向低压侧供电为辅,则选用降压型;如果以高压侧向低压侧供电为主、向中压侧供电为辅,也可选用升压型。
调压方式的确定
变压器的电压调整是用分接开关切换变压器的分接头,从而改变其变比来实现。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较少,且必须在停电情况下才能调节;有载调压变分接头较多,调压范围可达30%,且分接头可带负荷调节,但有载调压变压器不能并联运行,因为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不能保证同步工作。根据变电所变压器配置,应选用无载调压变压器。
3.3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建站后5~10年的规划负荷考虑,并按其中一台停用时其余变压器能满足变电站最大负荷的50%~70%(35~110KV变电站为60%),或全部重要负荷(当Ⅰ、Ⅱ类负荷超过上述比例时)选择。
即
式中 n—变压器主变台数
3.4主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由所给材料可知:
35KV侧
10KV侧
变电站用电负荷为:
所以变电站最大负荷为:
则:
由以上计算,查资料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如下:
主变压器型号及参数
型号及容量(KVA) 额定电压(KV) 连接组 损耗(KW) 阻抗电压(%) 空载电流(%)
空载 短路 高中 高
低 中低
高 中 低
SFSZ9-50000/110 11081.25% 38.522.5% 10.5 YN,yn0,d11 36.6 189.0 10.5 17.5 6.5 0.36
其容量比为:50000/50000/50000。
注: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参见附录B和C.
结 论
课程设计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同是对知识的应用有更深层次的接触。本次课可了,正因为几个组员一起讨论一起学习才有了这次的结果。电气课程程设计用时多个礼拜,团体的力量不可估量,我个人自认为独自完成不了。这次设计是关于降压型变电所的设计,涉及三个电压等级,困难在哪儿?在设备的选择和短路电流的计算!设备好坏合理与否事关整个变电所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对建设的经济性有重大影响!所以,本次设计是一个挑战!
7.参考文献
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 中国电力出版社
黄纯华.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中国电力出版社
王荣藩.工厂供电设计与实验[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05
傅知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
附录B:
短路电流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设计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计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接线方案,或确定某一接线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均需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在选择电气设备时,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又力求节约资金,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短路电流计算。例如:计算某一时刻的短路电流有效值,用以校验开关设备的开断能力和确定电抗器的电抗值;计算短路后较长时间短路电流有效值,用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计算短路电流冲击值,用以校验设备动稳定。
在设计屋外高压配电装置时,需按短路条件校验软导线的相间和相相对地的安全距离。
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定
计算的基本情况
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均在额定负载下运行。
所有同步电机都具有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包括强行励磁)。
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时的瞬间。
所有电源的电动势相位角相等。
应考虑对短路电流值有影响的所有元件,但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电阻。对异步电动机的作用,仅在确定短路电流冲击值和最大全电流有效值时才予以考虑。
接线方式
计算短路电流时所用的接线方式,应是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即最大运行方式),不能用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
短路计算过程
计算步骤
选择计算短路点。
画等值网络图。
首先去掉系统中的所有分支、线路电容、各元件的电阻。
选取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一般取各级的平均电压)。
将各元件的电抗换算为同一基准值的标幺值的标幺电抗。
绘制等值网络图,并将各元件电抗统一编号。
化简等值网络:为计算不同短路点的短路值,需将等值网络分别化简为以短路点为中心的辐射形等值网络,并求出各电源与短路点之间的电抗,即转移电抗。
(7)求计算电抗。
(8)由运算曲线查出各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幺值(运算曲线只作到)。
(9)计算无限大容量(或)的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
(10)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名值和短路容量。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基准值的选取:,取各侧平均额定电压
主变压器参数计算
由表1.1查明可知:
电抗标幺值为:
站用变压器参数计算
由表1.2查明:
系统等值电抗
短路点的确定
此变电站设计中,电压等级有四个,在选择的短路点中,其中110KV进线处短路与变压器高压侧短路,短路电流相同,所以在此电压等级下只需选择一个短路点;在另外三个电压等级下,同理也只需各选一个短路点。
依据本变电站选定的主接线方式、设备参数和短路点选择,网络等值图如下:
短路点d-1的短路计算(110KV母线)
网络化简如图2.2所示:
图2.2 d-1点短路等值图
因为
所以
短路点d-2的短路计算(35KV母线)
网络化简为:
图2.3 d-2点短路等值图
短路点d-3的短路计算(10KV母线)
网络化简为:
图2.4 d-3点短路等值图
绘制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总结以上各短路点短路计算,得如下短路电流结果表: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短路点编号 基值
电压
基值
电流
支路名称 支路计算电抗
额定
电流 0S短路电流周期分量 稳态短路电流 0.2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冲击值
全电流
有效值
短路容量
标
幺
值
有
名
值
标
幺
值
有
名
值
标
幺
值
有
名
值
公式 2.55~2.7
1.52~1.62
d-1 115 0.502 110kv 1.97 5.02 0.290 2.55 0.290 2.55 0.290 2.55 6.5 3.876 485.826
d-2 37 1.56 35kv 3.02 15.6 0.331 5.164 0.331 5.164 0.331 5.164 13.168 7.849 313.051
d-3 10.5 5.5 10kv 3.72 55 0.269 14.795 0.269 14.795 0.269 14.795 37.727 22.488 256.257
各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结果表
回路名称 计算公式及结果
110KV母线 Ig.max=
110KV进线 Ig.max=
35KV母线 Ig.max=
35KV出线 Ig.max=
10KV母线 Ig.max=
10KV出线 Ig.max=
附录C:
电气设备的选择
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断路器型式的选择,除需满足各项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外,还考虑便于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才能确定。根据我国当前制造情况,电压6-220kV的电网一般选用少油断路器, 断路器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如下:
电压:
电流:
开断电流:
式中:——断路器实际开断时间t秒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
动稳定:
式中: ——断路器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三相短路电流冲击值。
热稳定:
式中:——稳态三相短路电流;
其中:,由和短路电流计算时间t,查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从而计算出。
断路器的选择
根据如下条件选择断路器:
电压:
电流:,各回路的见表
各断路器的选择结果见下表:
断路器的型号及参数
性能指标
位置 型号 额定
电压
(KV) 额定
电流
(A) 额定断开电流(KA) 动稳定电 流(KA) 热稳定
电 流
(KA) 固有分闸时间(s) 合闸
时间(s)
110KV侧 OFPI-110 110 1250 31.5 80 31.5(3) <0.03
变压器35KV侧 HB35 36 1250 25 80 25(3) 0.06 0.06
35KV出线侧 HB35 36 1250 25 80 25(3) 0.06 0.06
变压器10KV侧 HB-10 10 1250 40 100 43.5(3) 0.06 0.06
10KV出线侧 ZN4-10C 10 600 17.3 29.4 17.3(4) 0.05 0.2
断路器的校验
校验110KV侧断路器
① 开断电流:
② 动稳定:
③ 热稳定:
查表 得:
则:
经以上校验此断路器满足各项要求。
校验变压器35KV侧断路器
① 开断电流:
② 动稳定:
③ 热稳定:
查表 得:
则:
经以上校验此断路器满足各项要求。
校验35KV出线侧断路器
此断路器与35KV变压器侧断路器型号相同,且短路电流与校验35KV变压器侧断路器为同一短路电流,则:校验过程与校验35KV变压器侧断路器相同。
校验变压器10KV侧断路器
① 开断电流:
② 动稳定:
③ 热稳定:
查表、 得:
则:
经以上校验此断路器满足各项要求。
校验10KV出线侧断路器
① 开断电流:
② 动稳定:
③ 热稳定:
查表 得:
则:
经以上校验此断路器满足各项要求。
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的一种,因为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所以不能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但是它有明显的断开点,可以有效的隔离电源,通常与断路器配合使用。
隔离开关型式的选择,其技术条件与断路器相同,应根据配电装置的布置特点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确定。其选择的技术条件与断路器选择的技术条件相同。
隔离开关的选择
根据如下条件选择隔离开关:
电压:
电流:,各回路的见表3.2。
各隔离开关的选择结果见下表:
隔离开关的型号及参数
开关编号 型号 额定电压(KV) 额定电流(A) 动稳定电流(KA) 热稳定电流(s)(KA)
110KV侧 GW2-110 110 600 50 14(5)
35KV变压器侧 GW4-35 35 1000 80 23.7(4)
35KV出线侧 GW8-35 35 400 15 5.6(5)
隔离开关的校验
110KV侧隔离开关的校验
① 动稳定:
② 热稳定:
由校验断路器可知:
经以上校验此隔离开关满足各项要求。
35KV变压器侧隔离开关的校验
① 动稳定:
② 热稳定:
由校验断路器可知:
经以上校验此隔离开关满足各项要求。
35KV出线侧隔离开关的校验
① 动稳定:
② 热稳定:
由校验断路器可知:
经以上校验此隔离开关满足各项要求。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电流互感器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如下:
一次回路电压:
式中:——电流互感器安装处一次回路工作电压;
——电流互感器额定电压。
一次回路电流:
式中:——电流互感器安装处的一次回路最大工作电流;
——电流互感器原边额定电流。
当电流互感器使用地点环境温度不等于时,应对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与断路器的修正方法相同。
准确级
准等级是根据所供仪表和继电器的用途考虑。互感器的准等级不得低于所供仪表的准确级;当所供仪表要求不同准确级时,应按其中要求准确级最高的仪表来确定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
① 与仪表连接分流器、变送器、互感器、中间互感器不低于下要求:与仪表相配合分流器、变压器的准确级为0.5级,与仪表相配合的互感器与中间互感器的准确级为0.5。仪表的准确级为1.5时,与仪表相配合分流器、变压器的准确级0.5,与仪表相配合的互感器与中间互感器的准确级0.5。仪表的准确级为2.5时,与仪表相配合分流器、变压器的准确级0.5与仪表相配合的互感器与中间互感器的准确级1.0。
② 用于电能测量的互感器准确级:0.5级有功电度表应配用0.2级互感器;1.0级有功电度表应配用0.5级互感级,2.0级无功电度表也应配用0.5级互感器;2.0级有功电度表及3.0级无功电度表,可配用1.0级级互感器。
③ 一般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可选用3级,差动距离及高频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宜选用D级,零序接地保护可釆用专用的电流互感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一般按10%倍数曲线进行校验计算。
动稳定校验:
式中:——短路电流冲击值;
——电流互感器原边额定电流;
——电流互感器动稳定倍数。
热稳定校验:
式中:——稳态三相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发热等值时间;
——电流互感器原边额定电流。
——t秒时的热稳定倍数。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根据如下条件选择电流互感器:
一次回路电压:
一次回路电流:
见表3.2。
各电流互感器的选择结果见下表:
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及参数
参数
位置 型号 额定电
流比(A) 级次
组合 准确
级次 二次负荷(Ω) 10%倍数 1S热稳定倍数 动稳定倍数
0.5级 1级 二次负荷(Ω) 倍数
110KV进线侧 LB-110 2300/5 0.5/B
B/B 0.5B 2.0 2.0 15 70 183
变压器
35KV侧 LCW-35 15-1000/5 0.5/3 0.5/3 2 4 2 28 65 100
35KV出线侧 LB-35 300/5 0.5/B1/B2
0.5/0.5/B2
B2/B2/B2 0.5
B1
B2 2.0 2.0 15 55 140
变压器
10KV侧 LBJ-10 1000/5 0.5/D
1/D
D/D 0.5
1
D 0.5 <10 50 90
10KV出线侧 LA-10 300/5 0.5/3
1/3 0.5
1
3 0.4 10 75 135
电流互感器的校验
110KV进线侧电流互感器
① 动稳定:
② 热稳定:
由校验断路器可知:
经以上校验此电流互感器满足各项要求。
变压器35KV侧电流互感器
① 动稳定:
② 热稳定:
由校验断路器可知:
经以上校验此电流互感器满足各项要求。
35KV出线侧电流互感器
① 动稳定:
② 热稳定:
由校验断路器可知:
经以上校验此电流互感器满足各项要求。
变压器10KV侧电流互感器
① 动稳定:
② 热稳定:
由校验断路器可知:
经以上校验此电流互感器满足各项要求。
10KV出线侧电流互感器
① 动稳定:
② 热稳定:
由校验断路器可知:
经以上校验此电流互感器满足各项要求。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电压互感器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如下:
一次电压:
式中:——电压互感器额定一次线电压,其允许波动范围为
二次电压: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应根据使用情况,按参考表选择。
准确等级:电压互感器应在那一准确等级下工作,需根据接入的测量仪表、继电器和自动装置等设备对准确等级的要求确定。
二次负荷:
式中:——二次负荷;
——对应于在测量仪表所要求的最高准确等级下,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容量。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由电压互感器选择的技术条件及各侧使用情况:
110KV侧:
35KV侧:
10KV侧:
三侧电压互感器准确等级:1级
参考资料,三侧电压互感器选择如下表所示:
电压互感器型号及参数
型式 额定变比 在下列准确等级
下额定容量(VA) 最大容量(VA)
0.5级 1级 3级
单相
(屋外式) JCC-110 500 1000 2000
JDJ-35 35000/100 150 250 600 1200
JDZ-10 10000/100 80 150 300 500
母线与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35KV母线的选择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35KV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查得,
采用铝母线,查得时,经济电流密度
则母线经济截面为:
选择35KV母线为:()型矩形铝母线,平放,允许载流量。
因实际环境温度,综合修正系数,故
可满足长期发热要求。
10KV母线的选择及校验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
10KV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查表得,
采用铝母线,查得时,经济电流密度
则母线经济截面为:
选用每相2条矩形铝导体,平方时,集肤效应系数
因实际环境温度,查表得综合修正系数,故时允许电流为:
可满足长期发热的要求。
热稳定校验
由校验短路器可知,短路电流周期分量
母线正常运行最高温度为:
查得:,则母线最小截面为:
满足热稳定。
动稳定校验
由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查得,短路冲击电流为:
相间距离取
由、,参考书上得:
同相条间应力为:
,即每跨内满足动稳定所必须的最少衬垫数为2个。实际衬垫距为:
满足动稳定的要求。
10KV出线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按额定电压:
按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面积S,查得:
查表选择电缆,时,、。
温度修正系数
其中为土壤温度
得土壤热阻修正系数,直埋两根并列敷设系数。允许载流量
满足长期发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