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文档(调研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问题探讨 选题依据: 1.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 贷款保险业务始于20世纪初的进出口业务信贷风险。贷款保险是指银行等贷款机构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按照贷款的种类﹑金额﹑期限﹑风险及不同的保险标准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的保险费,当企业倒闭时,由保险公司按投保金额的全部或部分项贷款机构归还倒闭企业的贷款和逾期贷款,以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和安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贷款担保。美国的中小企业的信贷保证计划的资金由联邦政府直接出资,国会预算拨款。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以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为资本金。地方性信用保证协会的资金一部分由中小企业信用公库﹑地方政府﹑公共社团和金融机构捐助,其中金融机构的捐助资金的比例较大;另一部分是借入资金,主要是信用保险公库和地方财政借给保证协会的。台湾省的信用保证基金则是由政府和银行﹑金融机构的捐助资金组成,政府出资约占基金的80%。花旗银行﹑世界银行都曾以保险贷款的方式发放过贷款。目前,我国运用贷款保险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还没有展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贷款保险将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和发展空间。 2.理论及实际意义 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信用保险的首要意义是作为一种缓解中小企业信贷难的方式,可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发展资金,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同时,综合经营是当今金融业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信用保险介入中小企业的信贷当中开启了银企合作的一条新途径,也拓展了保险业的活动空间。因此,把信用保险引入到中小企业信贷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另一方面,关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在经济理论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相应的也有不少的对策。信用保险的介入又为这方面的研究增添了一笔。并且,也丰富了银保合作的理论研究。所以,也可以说对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信用保险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设计文档(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信用保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新途径。这一部分将深入分析引入融资信用保险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因素,并通过对融资信用保险与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进行比较,试图探讨融资信用保险是否比政策性信用担保方式可以更好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2.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三方博弈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实质上是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这三个重要参与方之间的博弈。这一部分将引入一个三方博弈模型,以分析三方融资博弈的结果是否可以实现利益上的“多赢”,进而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模式在理论上是否可行。 3.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实际运作。这一部分将对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实际运作,如运作机制﹑运营模式以及对三个重要参与方的要求等进行简要的设计。 4.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对策建议。要确保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模式的顺利实施,就必须为之创造适宜的环境。这一部分将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如何发展,从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保险机构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可能的创新点: 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理论可行性分析当中,将引入三方博弈模型进行分析。
完成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 技术路线: 1.阅读文献,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保险的情况; 2.借鉴国外信用保险在贷款方面的运用,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环境,深入考虑把信用保险引入到中小企业融资当中的可行性; 3.经过理论和现实的论证得出可行性结论,介绍了一些运作的环节并提出了部分有关发展的建议。形成报告,提交文档。
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法——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与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的比较; 博弈分析法——利用三方博弈模型进行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理论可行性分析。
进度安排及各阶段主要任务
1.10-4.28 收集文献,查资料; 4.30-5.01 提交开题报告; 5.02-5.09 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 5.10 开题报告答辩; 5.11-5.22 提交文档初稿; 5.23-6.11 文档修改; 6.11 提交文档; 6.13-6.15 文档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