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人文地理硕士学位文档开题报告(二)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人文地理硕士学位文档开题报告(二)
2.1.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
霍利斯·钱纳里(H.Chenery)利用1950~1970年101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数据,证明在不同的人均GDP水平上,有不同的经济结构与城市化水平与之对应。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分析,将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量化成指标,提出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一般对应关系。根据书中所阐述的一般发展型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的关系,当一个国家人口达到1000万时城市化水平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标准值如表2.1,这一成果被广泛应用和解析城市化进程。
表2.1 人均GDP与城市化率的关系
人均GDP
<$100
$100
$200
$300
$400
$500
$800
$1000
>$1000
城市化率(%)
12.8(中值)
22.0
36.2
43.9
49.0
52.7
60.1
63.4
68.5(中值)
2.2国内研究动态
2.2.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内涵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城市化的规律和特征展开了相当多的研究(许学强,1995:胡序威,2001;张颖,赵民,2003:王红扬,2010)。
谢文蕙、邓卫(1996)对“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运用这一数学模型,对全世界和部分国家1800—1982年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数据进行时间列回归,得出我国和这些国家的回归方程,并绘制出“S”曲线。验证了诺瑟姆“S”曲线在针对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普遍存在。
张颖(2003)对我国应用钱纳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一是对其研究指标体系中的人均GDP的货币价值量加以折算,二是在应用于不同的国家时,带入国家人口数进行重新修正。并且通过对1999年世界各国发展指标进行统计,得出了城市化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基本回归模型,并计算出另一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一般关系指标,并对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水进行判断。这一成果与钱纳单学说一脉相承,都肯定了国家城市化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证相关关系,只是更改和引入了部分参考系数和变量,在本质上进一步论证了钱纳里的学说。
上述这些理论成果是对钱纳里学说和诺瑟姆曲线的延伸和验证,进一步证明了两者是城市化现象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也被我国学术界大量引用。基于钱纳里学说,我国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胡序威,2001)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论点在地方的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2.2.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周一星(1982)指出在众多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因素中,经济水平最为重要,并对137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对数曲线关系,建立了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对数回归模型,且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并指出各国的情况不同,预测的结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校正。同时也指出钱纳里的线性关系与S型曲线之间存在相互矛盾。这一成果在本质上延续了钱纳里关于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相关学说,也进一步论证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吕宾研究了新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问题,其评价方法简便直观,但指标较为单一。冯俊研究了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吻合度或偏离度,分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方面做了一些理论探讨。刘耀彬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24年的我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宁越敏对比分析了欧洲、亚洲、拉美等发达和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定量研究。陈志建立了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协调度测度模型,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度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评价,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研究。
2.2.3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虽然城市化与经济分属于两个系统,但它们又同属于社会经济巨系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耦合、互动的关系,使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为了揭示两者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本着指标选取的主导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分别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予以筛选,建立指标体系。并使用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设置。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城市化水平,我们要尽可能完整地收集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数据。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变量)很多,本文希望从广义城市化的内涵出发,确定以下指标:
表2.2 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
目标层(A)
准则层
权重
指标层
权重
城市化水平
人口城市化(B1)
非农人口比例(B11)
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例(B12)
人口密度(B13)
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数(B14)
经济城市化(B2)
人均GDP(B21)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B22)
人均社会固定投资额(B23)
居民人均消费水平(B24)
社会、生活城市化(B3)
城市建成区面积(B31)
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B32)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B34)
每万人移动电话用户数量(B35)
医院、卫生床位数(B36)
经济发展评价是指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的综合评价和比较。它不能只注重GDP等经济指标,更要注重科教文化、环境保护等与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社会指标。然而,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指标与政绩联系在一起,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部分县市引进大量污染环境或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还有的县市犯罪率持续上升等。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评价标准不统一,过度重视GDP的增长而对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视不够,过于重视物质文明而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重视不够是分不开的。有鉴于此,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生活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注重教育与科技水平等原则,对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新的探索,以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表2.3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目标层(A)
准则层
权重
指标层
权重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规模(C1)
人均GDP(C11)
人均财政收入(C12)
人均社会固定投资额(C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14)
经济结构(C2)
工业化水平(C21)
第三产业比例(C22)
经济效益(C3)
土地生产强度(C31)
万元GDP能耗(C32)
2.3研究现状评述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已经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两者的协调度,近几年也已有学者对我国的黑龙江、新疆、四川、湖北、重庆等地区进行研究。但有些研究仅仅是时间上的协调性、有些仅是空间上的协调性,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陈孝坤对重庆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研究,是根据周一星教授提出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对数回归模型,计算出重庆市及各县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偏离差,并据此划分出协调度类型。这一研究属于对二者空间上的协调度的研究。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章节构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人文地理硕士学位文档开题报告(二)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货币符号印花图案在前卫风格中的..
下一篇
:
视频网络自制的创新策略——明星..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协调性
研究
重庆
人文地理
硕士
学位文档
开题
报告
2018-12-04 08:56:06【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