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对外开放的看法的调查(三)
A.是 B.有成果,但远远不够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实行一系列更为开放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面临着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产品出口等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我们要继续以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题七:对于外资企业的增多你是如何看的?
A.吸引外资,是改革开放的必然 B.应加以限制,避免产生对外资的依赖性
对这一问题,选择AB选项的受访者各占50%,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对这一问题仍感到迷茫。事实上,利用外资是实行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6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为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作了许多努力,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并制定实行了一系列为外商投资提供法律保障的法规和政策,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在新条件下,我们不仅要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更要注意吸引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管理先进的项目,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题八: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种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你认为在接下来的阶段应该
A.提高质量,以质量打开销路 B.以价格增强竞争力,扩大销路
75%的受访者同意以质量打开销路的做法,这是符合我国未来发展的需要的。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口众多,技术已具一定实力。我们不能长期依赖“价廉质低”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而是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牢牢把握好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环节,下大力气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从而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两方面的优势
题九:你认为西部开放对促进我国对外开放有无好处?是否应继续开展?
A.有,应加快步伐进行 B.不明显,可有可无
西部大开发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对这一问题,全部的受访者均选择了A选项,即所有受访者都对西部大开发持肯定态度,这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是受到当代大学生的一致肯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优越地理区位及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对外开放中率先起步,这种不均衡对外开放战略,在从封闭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初期,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伴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的经济政策倾斜重点应该向中西部地区扩大和转移,从而实现我国的对外开放从“倾斜开放”向“均衡开放”的战略转变。在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同时,根据中西部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有别东部地区的政策,加快中西部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开放区域,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扶持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内地的吸引力。
三、总结
邓小平的开放理论强调的是开放与条件的统一、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对外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的统一。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我们要从这一高度来理解邓小平的开放理论,理解我们对外开放,通过开放,中国发展起来了,经济进入世界前列,“这不但是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经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参考资料:
《邓小平文选(电子版)》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对外开放的看法的调查(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