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十九世纪保险行业产生以来,保险的基本功能得到不断升华,现代保险行业赋予其越来越深层次的意义,其意义对于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保险具有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资金融通功能是在保障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后产生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只有在保障功能和资金融通功能实现以后才能发挥作用。
(一)保险的保障功能
保障是保险的基本功能,这是由保险的本质决定的,该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散风险
现实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并具有发生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人们不断探索控制和降低风险的方法,保险这一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就应运而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回避风险,人们会愿意放弃一部分收入去购买保险,由专门的保险组织经营风险,通过保险的的购买而达到转嫁风险的目的。同时通过保险,将众多的单位和个人结合起来,将个体对付风险变为大家共同对付风险,能起到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和雪灾等自然灾害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保险需求,全国保险公司保费净收入为6600亿,比上年增长49%,大灾大难让人民对保险保障功能的认识更为深刻。
2.经济补偿或给付
在风险发生且造成损失后,保险人在约定的责任范围内按保险财产实际损失数额或约定金额给予赔付,从而避免可能面临的困境,解决经济生产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保障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连续。
3.促进社会安定
人类的安全不仅包括生产生活方面物质与经济的安全,同时还包含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保险这一风险保障机制不仅可以弥补风险后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以慰藉,从而消除人们心理对未来的忧虑与恐惧,进而增强生产生活的自信与信心,保持社会安定和谐。
(二)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
所谓资金融通,就是指资金的积累、流通和分配过程。保险的资金融通指的就是将保险中形成的闲置资金的部分重新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这是在保险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功能,该功能随着现代保险的迅速发展和金融环境的不断完善作用越发明显。
主要体现在:(1)资金的积聚。保险部门通过销售保险产品、承接保险业务等保险活动将人们手中的分散资金积聚。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5万亿元,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保险业的资产总额已达7.35万亿元。(2)资金的运用。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类保险具有长期性和规模大的特点,可以长期稳定的为资本市场提供资金支持,进而改善资本市场的结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对保险资金的再投资使用,促进资金增值,提高资金收益率,满足未来投保人的给付需求。
(三)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管理是指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通过各项功能的发挥,促进以及协调社会各项领域的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起到了社会润滑剂的作用。目的在于正常发挥各系统、各部门、各环节的功能,从而实现社会关系和谐、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有效管理。
主要表现在:(1)商业保险可以有效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减轻政府保障的负担;(2)促进资本再配置使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3)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4)促进国家事务应急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维持社会安定;(5)为高新技术产业保驾护航、提供保障,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6)解决由于赔偿责任等产生的社会纠纷,协调社会关系。
三、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之间的关系
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期防范促进了保险业的兴起,保险公司为人们未来预期风险提供保障,因此保障功能始终是保险行业的基本功能。而保险的融资功能是继保障功能继续发展的又一重要功能,随着保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保险的融资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融资功能是保险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这两大功能直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对风险的保障,因而保险的保障功能它的基本功能。相似的个体通过将手中闲置的小额资金对未来预期风险的投资而将大额的资金流入到保险公司。如何将先期的大额保费资金收入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支付人们未来预期的保费支出,进而在保险的保障功能上产生了保险的融资功能。保险的融资功能将保险的闲置资金有效的再增值,从而保障了保险的保障功能能够源源不断的供给资金。因此可以说保障功能衍生融资功能,融资功能保证保障功能。保障功能作为传统功能其作用不可或缺,而融资功能对保险的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保险所具有的传统保障功能与现代融资功能的存在,才使保险行业在社会生活的四大金融领域不断进步,而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的相互促进则对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
四、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保障与融资作用
(一)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