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决策的动态分析方法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与方法,将投资项目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某一可比基础换算成可比的量,据以评价分析投资效益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仅分析净现值法、收益率、决策树分析法等方法。
净现值法(NPV)的不足比较明显和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1)NPV法从静止的角度考虑问题;(2) NPV法不能评估管理柔性与战略适应性;(3)NPV方法不能确定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法(IRR)的缺点是当有混合投资项目时,该方法即失效。
决策树分析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当不确定性因素种类很多或变化异常复杂时,决策者常常会无所适从。
3.对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评价
总的来讲,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直观、实在,具有一定说服力,对那些确定的短期项目而言无疑是有效的。但其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1)没有采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实物投资项目,忽略了企业在对市场做出反应时能实现的经营灵活性。(2)没有从战略价值的角度对实物投资进行评价,没有将单个投资项目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企业的整体价值联系起来,低估了战略性投资的价值。
(二)实物期权方法
1.实物期权的概念及类型
实物期权则是把非金融资产当作标的资产的一类期权,此时期权的交割不是决定是否买进或卖出金融资产,而是进行实物投资或出售固定资产。实物期权的核心思想:在确定投资机会的价值和最优投资策略时,投资者不应简单的使用主观的概率方法或效用函数。理性的投资者应寻求一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使项目价值最大化的方法[8]。一般的,根据实物期权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1)延迟型;(2)扩张型(收缩型);(3)放弃型;(4)转换型;(5)增长型。
2.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
当前最常用的实物期权的求解方法主要有偏微分方程方法(PDE)、动态求解方法和模拟法。[9,10,11]偏微分方程方法是以偏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对期权的价值进行数学表达为基础的。在偏微分方程的解析方法中,期权的价值表示为要素的函数。这其中以计算欧式看涨期权的Black-Scholes模型为代表。动态求解法采用风险中性定价理论和Bellman原理,在计算时先预测出资产在期权有效期内所有可能的价值路径,然后贴现将来最佳决策的价值。Cox,Ross和Rubinstein提出的二项式定价模型(BOPM),在此基础上Boyle对二项式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三项式模型。模拟方法是列出标的资产价格从当前价格到期权最终决策口之间多种可能的变化路径。其中常用的是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法。
3.对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评价
期权思想对于企业研发项目的评价和选择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研发项目的特殊性,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模型复杂,适用性差;(2)假设条件不能很好地适应研发项目投资决策;(3)标的物的价格变动率可能无法获得或难以保持不变。
四、基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链的研发投资决策模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不断地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和市场状况,通过研发部门进行产品开发。由于企业自身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企业自身战略的需要,使得必须对产品研发进行投资决策。
(一)企业研发投资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不同投资项目特征有所不同,而研发项目投资具有以下特征:1.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2.投资成本的不可逆性;3.投资决策的灵活性。[12][2]
一般情况而言,企业研发投资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企业战略;2.人力资源因素;3.资金投入;4.外部市场状况;5.风险:(1)市场风险;(2)技术风险;(3)财务风险。
(二)基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链研发投资决策的原则和目标
企业研究出新产品、新技术的成功有两层含义:一是技术上的成功;一是商业上的成功。经验表明影响成败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因此基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链研发投资决策的原则包括:1.战略性原则:研发投资决策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目标而无目标地进行。2.全面评价原则:全面的评价与论证。3.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研发项目选择要从企业当时所处的环境出发,从现有价值链的技术条件、资源条件、科技力量与研发能力出发。4.动态评估原则:项目评估和决策也必须动态化,以及时地根据信息的变化做出柔性调整,保证项目高质高效的进行。5.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原则: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的未来收益是很难完全用定量指标去衡量的,模型参数的估计有一定的主观成分,而且对研发项目与战略一致性、企业价值链辅助条件支持性判断方面亦很难用定量指标分析,故而只能进行定性的处理。[13]
图2基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链的研发投资决策模型
研发项目投资方案决策应达到的三个目标为:战略适应性、资源支持的充分性及经济可行性。因此,为了完成投资方案决策的目标,除了要进行经济可行性评价外,还需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资源实力等因素的评价。
(三)基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链研发投资决策模型的建构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链的投资决策模型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判断研发项目是否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一致;其次,应对项目所需的价值链辅助活动的支持性进行分析;若该项目所需的条件都能得到满足,就应对研发项目投资价值进行评估,此评估过程是基于价值链研发投资决策模型的核心部分,它以研发项目在企业价值链基本活动上的增值为基础,最终判断项目能否增加整个企业的价值。具体投资决策模型如图2所示。
1.研发项目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性判断
在实际决策中,要判断研发项目是否与经营战略方向一致,应重点考虑:(1)与宏观发展环境的一致性;(2)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3)对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需将本企业价值链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作对比分析,衡量本企业及其研发产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2.研发项目所需价值链辅助条件分析
项目成功研发的前提是所需资源不会短缺,所以对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项目,要分析价值链辅助活动的支持条件尤其是资金、人力资源等能否得到满足。(1)企业基础设施,是企业运营的平台及研发项目成功进行的基本保障。主要应判断:①资金能力;②生产设备;③配套支持技术、专利;④信息管理;(2)人力资源管理,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在决策时应分析:①人员素质;②员工的稳定性、合作能力;③工作保障程度;(3)采购,影响到取得存货的成本和质量,也间接关系到研发成果的市场竞争力;(4)物流管理,应考虑企业现有物流管理水平能够满足需求,或者可以将其通过外包来实现。以上四个方面的辅助条件,每一项都得到满足时才能说明辅助活动对研发项目完全支持,可顺利进行下一步的投资价值分析;反之,若有一项或几项不能满足研发项目需求,就不能完全支持该研发项目。
3.研发投资价值评估
(1)评估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