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大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H公司作为典型的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来自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冲击。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绩效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企业目前急需构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措施,以解决企业发展受阻的燃眉之急。
本文基于已有绩效管理理论,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发掘出H企业现阶段绩效管理架构不健全,数据选取及目标制定不合理,指标侧重点选取不科学等问题。从而利用平衡积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戴明循环等诸多绩效管理工具,从整体性,可行性等角度出发,为H公司“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绩效管理优化方案。详细阐明了从绩效管理基础系统设置,到目标管理体系设置,再到监控平台设置,最后评价与结果运用的一整套绩效体系设计实施过程。
文章最后还针对绩效体系在H公司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风险进行分析,通过以优化管理为向导,建立优良企业管理文化,畅通绩效监督与反馈通道等措施,不断完善企业绩效管理机制,谋求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稳步运作。从而达成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人员作业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凭借其灵活多变的经营模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升力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地位不断攀升,民营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如何最大化人力资源效率逐渐被列入企业发展规划的议题中,在此形势推动下,“绩效管理”逐渐进入广大民营企业的视野中。
绩效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80年代末期发展成熟,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全面评价企业效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方法,其作用也逐渐被国内外企业所认可。据美国肯•布兰佳公司发布的《2009全球企业挑战调查结果报告》中显示,绩效管理位列员工发展层面的最大挑战之首【1】。 而中国民营企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主体,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部分【2】,对于绩效管理有着更迫切的需求。但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尚未成熟,还未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模型。同时,碍于我国大多民营企业在管理技术,管理人才方面的先天不足,企业绩效管理的运作,推行并不十分乐观。根据佐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2007年中国企业战略绩效管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在绩效管理工具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被调查的254家企业中绩效指标设计,目标值的制定,薪酬激励接口被认为是绩效管理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三个问题,比例分别占70%、54%和51%。同时调查中还发现,在所有实施绩效管理体系的企业中,仅有22%的企业真正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来发放浮动奖金或固定薪资调整,仅有不到13%的企业综合运用绩效管理结果【3】。
通过调查报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绩效管理概念已逐步被中国企业所认可,但绩效管理的普及程度却与实施的满意程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反映出了许多中国企业在引入绩效管理的时候,并未理解绩效管理的精髓,缺乏从企业战略高度来看待绩效管理。因此,怎样运用绩效管理这一主线,将企业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其他系统有效的与之结合起来是绩效管理研究面临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已有绩效管理理论进行梳理,以我国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案例,对如何建立、完善绩效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原有理论的整合,尝试具有创新意义的绩效管理模式,这对于深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现状,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体系模型,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水平有很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出发点找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同时通过调查研究,深入访谈和问卷等方式。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对民营企业H公司存在的绩效管理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相关理论重新构建适合H公司现状的绩效管理模式。
二、相关绩效管理理论综述
(一)绩效管理基本理论
1.绩效的定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以山西某民营制造企业H公司为例(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