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出多样化的债券品种
开发不同期限的债券品种逐步放松和取消公司债券的法定利率上限将债券的利率水平与风险进行挂钩,探索发行与物价指数相联系的浮动利率债券。根据流动性差异,设计出不 同风险等级的债券品种。
(六)加大发展机构投资者
逐步放宽对公司债券投资者的限制 ,除特殊机构外,应准许竞争性产业的机构、务独立的社团法人以及保险公司、社会保障资金 、商业银行等参与债券市场的投资和债券买卖活动 。
六、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议
由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与其他国家公司债券市场存在发行、交易、监管等差异,故从发行、交易、监管等环节对更好更完善的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建议。
(一)核准制发行公司债券,发展私募公司债券
由于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市场的法律、会计、评级制度尚不完善,投资者对政府核准过分依赖,对发行人公开材料分析能力欠缺。因此我国的公司债券的发行不宜采用注册制而应该采用核准制 ,引进股票发行审核中已经比较成熟的发审委制度,实行保荐制度,建立信用评级管理制度。
私募作为一种发行 灵活便捷、成本较低的资金募集方式适合于小公司和不符合公募条件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安排私募发行,向有限的投资机构出售债券。鉴于私募债券发行 灵活便捷、成本较低等优势,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鼓厉打债券私募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注5)。
(二)公司债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推动做市商制度的发展
公司债券文易大宗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以场外市场为主,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特点说明 了我国的公司债券应当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为使公司债在银行间市场上又好又快地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拓宽文易渠道。目前我国的公司债券市场缺乏大量有效的机构投资者导致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交易极不活跃 ,换手率很低,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存量上调整和扩充现有机构投资者的规模,更要在增量上全方位引入全新的机构投资者,充分吸收各类合格金融机构进入这一市场领域。其次将公司债券的交易流通引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效解决承销机构的公平准人问题,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承销公司债券并全过程参与公司债的发行流通。平衡商业银行债券承销商和投资普的双重角色。同时在信息披露方面建立从简、统一的管理制度。发展公司主动负债工具,做好共享一个信息平台的制度安排。将信息披露制度进行规范,形成统一、从简的信息披露规则,有效解决异质信息披露问题。
银行间市场是我国公司债券目前最合适的选择,而公司债券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产品之一,几乎可以肯定会引用做市商制度。具体来说,可以在债券市场推行经纪商制度,使其与做市商业务相融合;对于做市商资格获取,可以改审批制为核准制,并建立退出机制;应当加强做市商之间的合作;应当建立合理的业绩考核与监控机制等等。除此之外 ,在公司债务发展初期,还可以参考英国NYSE的垄断做市商制度,每支公司债券只指定一个做市商,以保证做市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三)由证监会统一监管,充分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丰富监管手段
自律组织是监管机构的有力补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要求 成员达到某个道德标准,而这是政府或独立监管部门做不到的;同时,自律组织在深刻性和专业性方面也强于政府组织,对市场反映更是异常敏捷。因此,有效的管当充分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应当从法律和制度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障,明确自律组织与政府监管组织的界限,针对债券市场的特点,设立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对债券市场进行自律监管,允分发挥自律临管的补充怍用。另外,还应
该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评级机构以及社会舆论等的监督作用 ,强化它们参与债券市场监管的责任,尽其微观层面的风险揭示义务。
七、总结
在充分认识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应采取一系列对策。不断完善公司债券市场。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以及以公司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公司债券成为重要融资工具的条件开始逐步成熟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也为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在公司债券的发行环节,目前应该采取类似于股票的核准制,并应该逐步向美国公司债券市场上所实行的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注册制过渡。同时,鼓励债券私募的发展,为中小企、提供融资渠道。在公司债券的文易环节,结台公司债券以机构投资者为丰的特点,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最理想的公司债券交易市场。同时,作为场外交易市场的债券品种,应该注意发挥做市商的积极作用,以提高债券的流动性。从监管方面看 ,当改变我国目前多头监管的现状,由证监会统一监管公司债券。即使在现阶段公司债券由于可能银行间市场上市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人民银行的监管 ,从长远来看,也应 当阳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努力。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自律组织对于监管的补充作用。并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
【引文注释】:
注[1]曹大宽.我国公司债券市场:问题、环境 与展望[J].中国金融,2004(4)
注[2]王一宣.公司债券市场: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设[c].深交所工作报告
注[3]谢多.中国货币、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前景 [J].中国货币市场,2007,(12).
注[4]安义宽.中国公司债券:功能分析与市场发展.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7).
注[5]刘克崮.中国资本市场评价及改革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2,(42).
【参考文献】:
[1] 李杨.“十一五”的金融改革:应当十分重视债券市场发展.财贸经济,2005;11
[2]朱世武,李璇,金璐.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模式探讨.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8
[4] 金丽红,徐荣炳.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金融与经济,2004;6
[5]朱新容,陈柏东.金融与投 资论丛[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5.253-290
[6]曹大宽.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问题、环境与展望[J].中国金融,2004 (4)
[7]王一宣. 公 司债券市场: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设[c].深交所工作报告
[8]郑中华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财会月刊 ,2009/33
[9]龙菲菲.对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议 ,现代商业 ,2009/14
[10]艾玲.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商场现代化 ,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