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一场以新媒体为主体的数字革命可以说正在变革着人类的传播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逐渐走入困境。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平台,衍生了多种形式的媒体传播介质,比如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新媒体中,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影响着信息传播,影响着大众舆论导向。而微博便捷、快速、广泛的传播特征,使其“意见领袖”的作用得到彰显,影响并引导着信息传播。因此,可以说微博也是一把“双刃剑”,快速广泛传播的同时,有利也有弊。在当今网络技术大变革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把握好、使用好微博这一新兴媒体平台,去引导社会的舆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关键词】:新媒体、微博、意见领袖、信息传播
【正文】:
一、关于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可以说新媒体融合了大众媒体和人际媒体的优势。其能诞生和快速的发展,靠的是技术的发展。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是这么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①。即: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美国网络新闻学创始人丹尼•吉尔墨也提出“新闻媒体 3.0”的概念,他从媒体发展的三阶段给“新媒体”做出定义:1.0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或称其为旧媒体;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或称跨媒体,但新闻传播方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仍然是集中控制式的传播模式;3.0就是以微博为趋势的 wemedia,即自媒体或共用媒体。②
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介就是信息③。换句话说,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对于社会而言,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因此说,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雷启立也认为,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一切社会生活都经由传媒,新媒体已经深刻地介入到我们的当下生活④。时下,新媒体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媒介所传播的不仅是它的内容,更有媒介自身的时空偏向。传播媒介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会带来思维、文明方式的巨大改变,带来我们生活习惯、身体机能和整个社会组织形态的改变。
二、关于微博
近年来,微博作为新媒体中的一种,在中国兴起并呈现出愈来愈大的发展态势,使用人群不断攀升,截止2013年8月,全国各类微博活跃的用户超过1.4亿个,到2014年6月,各类微博活跃用户已达2.8亿人数⑤。 各类社交媒体、互联网公司、网站热捧微博,使用微博的人数越来越多,政府机关、传统媒体、企业纷纷开设官方微博。如何发挥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更好的为公众服务,日渐摆在我们面前。
(一)微博的兴起和发展
微博最早发源于美国,最初的用途只是一家网络公司作为内部信息沟通交流使用。后来,该网络公司完善了其功能,正式向网民推出这一新型网络产品。该产品面世后,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进而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微博热潮。
新媒体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微博“意见领袖”对信息传播的作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