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相应的政策来纠正市场化金融体系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弥补市场化金融体系中固有的和临时性的缺陷。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引导和调节社会资金,以政策性金融体系来调节和引导资金流向和配置结构,支持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融资活动。再次,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分散风险,倡导商业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成长。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企业财务报表失真、信贷审查缺乏有效依据等问题,亟需建立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增信,提高申贷获得率,缓解“融资难”;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低费率、零费率的担保,为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贵”。此外,还可以为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增强担保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合作信心,提高担保放大倍数。
3.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我国政府部门应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来对待,通过制定协调、配套的金融政策、健全法律制度保障以及设立相关机构来加大支持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力度。通过建立政策性银行,从产业调整、政策支持等角度出发专门为相关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低息、长期贷款等金融服务,并通过监督指标进一步明确单户最高贷款额与资本净值的比率,以保持中小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通过建立股份制中小企业商业银行,改革利息制度,充分吸收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提供量体裁衣的金融信贷产品。
4. 建立和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
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因此,如何有效建立和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又一重要方面。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包括合格投资者的法律要件、投资的法律程序,投资者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投资范围、投资监管、投资准入、投资退出以及投资行为的法律责任等,这样的法律规定,重在有效保护合法投资的利益,推动投资事业发展,同时也是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事业的促进。
5. 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宏观调控的力度
当前,有关部门正着力改善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与监管环境,引导和督促银行业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改革力度,开发和丰富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正在推进。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信贷比重。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优势,致力于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建设,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这将推进全国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的大幅度增加。
增强金融机构化解中小企业不良资产的能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探索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包括农村中小企业在内的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实现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目标。以上政策措施的出台,将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
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宏观调控的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资源配置不当的问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设立的国有和国有资本占主要成分的中小企业,存在当初决策失误、结构不合理、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严重问题,由于这些企业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地区,依靠自身很难从社会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角度进行彻底的改革,这就要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坚决关、停、并、转长期亏损的无生命力的企业,这也可减少增量资源配置不当的隐患。鼓励中小企业投靠优势企业。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企业吸纳中小企业成为它的零配件生产单位,而且为中小企业找到了融资担保单位。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四)通过互联网进行融资
通过互联网融资,在解决信息的归集和传导方面,在数量和时效层面,都可以得到几何级数的扩展。
建设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直接融资模式需要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是金融监管的互联网化。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从理念到实践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具备金融监管互联网化的条件。互联网金融内在自身的特征也在呼唤着一种全新的与之相匹配的金融监管的互联网化。第二个条件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是互联网上任何一个产业应用的精髓。金融互联网的实践已经有15年以上的历程,但在银行间互联互通方面还可以做更多的工作。第三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没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是不可想象的,它再怎样草根地扩展,也仍然需要相配套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随着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受到各国理论界的关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中小企业要不断改善经营状况、提高信用等级,利用好政府和银行的力量,正确履行融资程序,赢得银行的信赖,从而缓解融资难状况。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也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中小企业共同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只要多方积极努力,一定能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困境。
【参考文献】:
[1]阎峻.《私营中小企业主融资行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2]王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合作行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3]许进.《中小企业成长中的融资瓶颈与信用突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4]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5]徐薇.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改进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0
[6]雷翔之.浅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时代金融》.2014
[7]张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J].《中国金融》.2009
[8]孙辉泰.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J].《经济师》.2013
[9]谭小芳.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10]刘晓辉.构建与完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体系的路径[J].《河北学刊》.2013
对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探讨——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讨(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