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的问题的一些对策
面对知识经济大环境下出现的问题,华为公司开展变革,努力创新,开发人力资源优势,注重员工培养。华为在推动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以及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培养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也可以试着多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注重技术人才,去官僚化
官僚化的本质就是对权利欲望的扭曲。事务运行以权力是否表现为主要满足,个人是否被尊重、重视为基本点,而不是靠事务本身的效率为根本,企业的官僚化降低企业运行效率。官僚化在企业规范化初期能起到统一执行的效果,但经历一段时间后会破坏员工积极性。[8]知识经济下,知识型员工与专业技术人员才是一个高科技企业的核心与发动机,他们的知识与创意带动了企业的发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才干。官僚多而技术人员少,严重桎梏企业的发展。华为应该考虑减少行政人员对技术人员的干预,给与技术人员更多的自主权,才能持续带动技术的研发与公司的进步。
(二)摆脱人才的过度依赖
知识经济下,工程化设计方法使软件的开发设计摆脱了对人才的依赖,不管谁离开公司,都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为产品提供了安全性。一个企业要做到独立自主,屹立不倒,便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当还依赖于技术、人才和资金时,企业的思想会受到束缚,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会存在某种程度的扭曲。摆脱三个依赖,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是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使技术、人才和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天下无贼》里面有两句经典台词: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这两句话在电影里面虽然是调侃,但在21世纪,人才日益受到重视是大势所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企业间人才的竞争。华为对人才的重视也是毋庸置疑的,华为每年从各大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如今在华为,80%以上的员工具有本科学历,硕士、博士所占的比例也是逐年增长。华为在人才培养上花费巨大。这些都显示华为对人才的重视,但对人才的重视不等于对人才过分依赖。任正非认为,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一部分,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脚踏实地,不能自视甚高,应该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华为员工手册》第三条规定员工要“顾全大局,善于合用”。为此,华为实行自由雇佣制度。任正非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中提到:摆脱三个依赖,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是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使技术、人才和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潜能。[9]脱离对人才的过度依赖,不仅可以推进企业的现代化,还能减少一定的人员成本,更可以增加企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三)加强人力预算的审核
华为是中国著名的高薪企业,业务范围遍布全球,其人力资源成本自然成为公司最大的一项支出。摊子大了,管理难以细化、到位,浪费就会发生。有些华为主管头脑中没有“人力成本”的概念,导致部分代表处存在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华为加强了人力预算的审核,从对人力总数的控制转向对人力总成本的控制。尤其是在实施海外战略以来,华为更加注重在提升海外赢利能力的同时,尽量降低海外运营成本。从2002年开始,华为严格控制海外人员的人力成本,将所有华为海外员工的每日补贴由原来的75美元下调至40美元。2006年7月,华为某高层在华为内刊《华为人》上发表文章指出,“在欧洲,人力成本是国内的五倍多,如果用过去的粗放式管理,成本就会很高。现在,公司加强人力预算的审核,这是非常及时的。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人力总数的控制转向对人力总成本的控制。如果我们只控制人数,那么一些管理者就不去考虑人才结构,因此招一些高级人才做简单的事,或者给资历低的人比较高的工资。从2002年起,华为就开始强化内部成本控制,从出差、会务接待、通信费用等方面入手,全面控制费用支出,据华为财务部门人士透露,仅日常管理费用开支项,每年就节省了10多亿元。 华为成立了专门的成本核算机构,这个机构由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核算、研发等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对公司各方面的成本实施监控。[10]加强人力预算的审核,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不仅能减少公司的成本开支,更是公司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与规范化的表现,象征着公司的进步。这样的做法既然已经取得了效果,就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去实施与推广。
(四)自主培养专业人才
知识经济下知识型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固然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与其高价挖人或是高薪聘人,不如利用已有人才自主培养,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要在公司建立完善的教育培养训练系统,立足于内部,做到“企业学校化,工作学习化,管理者导师化”。宝洁公司的内训课程全部由自己人来讲,员工也可以当讲师。全员学,自己教,学自己,教自己,充分运用内部的培训教育资源,结合实际,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使每个人在最短时间成为本岗位的专家能手。实践才能够出真知,干中学是基本途径。韦尔奇每月都要到克劳顿训练中心去给他的员工讲课,传播公司理念和文化,20多年从未间断,只有两次没去是因为做心脏手术。不会做教育培训的领导,充其量只是个监工。自主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对企业更忠诚,更有归属感,也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有效摆脱对外来人才的大量依赖。华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库,大量员工都是高材生,又是同类从业人员中的佼佼者,注重自主的人才培养,吸取自身的养分,这个方法对华为来说尤其适用。
知识经济下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