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性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无论是在理论阐述还是管理实践当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误区: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做绩效管理就是做绩效考核表。所以许多企业在操作绩效管理时,往往断章取义地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企业做了绩效考核表,量化了考核指标,年终实施了考核,就是做了绩效管理了。
这种误区使得许多企业有操作绩效管理时省略了极为重要的目标制定,沟通管理等过程,忽略了绩效管理中需要掌握和使用的技巧与技能,在实施绩效管理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企业的绩效管理的水平也在低层次徘徊。
2.目标性
目标管理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员工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经理明确如何更好地通过员工的目标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支持帮助。同样,绩效管理也强调目标管理,“目标+沟通”的绩效管理模式被广泛提倡和使用。
只有绩效管理的目标明确了,经理和员工才会有努力奋斗的方向,才会共同致力于于绩效目标责任制的实现 ,共同提高绩效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
3.沟通性
沟通在绩效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定绩效要沟通,帮助员工实现目标要沟通,年终评估要沟通,分析原因寻求进步要沟通,总之,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员工和经理持续不断沟通的过程。离开了沟通,企业的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
许多管理活动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沟通出现了问题,绩效管理就是致力于管理沟通的改善,全面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意识,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技巧,进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管理素质。
(三)绩效管理的方法
1.“德能勤绩”考核法
这是我国民营企业运用最多,也是最能被企业管理层所接受的一种方法。它符合我国的传统思维和文化习惯,且简单浅显,更容易被员工接受。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人员倾向性的考核方法,适用于企业中层以上岗位的绩效考核;适用于企业年度综合绩效考核;适用于初创期或成长期内的企业绩效考核;适用于由国有企业转制而形成的民营企业。
2.360度绩效反馈考核法
360度绩效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考核法”,它通过员工的主管、同事、下属、顾客和员工自己等不同主体的反馈来评价员工绩效[3]。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看似完美,操作不美”。它的优点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在实际过程中,反而暴露种种弊端。特别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淡薄,很难发挥出理想中的提升员工自主性和自我控制、提升员工积极性和体现员工价值等优点;另外,“官本位”思想使大部分组织领导者难以从意识上接受来自下属的监督与批评,这就使得考核方法本身失去了公平民主,自然就失去了它的评价意义。最后,这种方法由于要求一个人由多个人同时进行考核,势必耗时耗财,并不是一般小企业所能承受的。由此,我们得出这种方法的适用性:适用于业务类岗位的综合绩效考核;适用于拥有大量年轻员工的高素质人才的企业;适用于成熟期且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适用于拥有丰富绩效管理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企业。
3.目标管理法
作为一种绩效管理方法和工具,目标管理法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仍然以它独特的目标量化理论而受到各大企业的认同和推崇。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认为企业大目标是通过最初设定好的若干个小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因此,该方法会对员工在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时产生激励效应,特别当大目标实现后,企业给予适当的报酬或奖励时,产生的激励效用更大。而随着这种环环相扣目标群的陆续实现又能使企业真正实现有效管理,且分工明确,考核规范。相反,也正是这个特点,同样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整天实现小目标会使企业过分强调短期目标,再加上实现长期目标的引导期长,到最后势必造成工作倦怠而淡化最终目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该方法的适用性:适用于有稳定的客户群或主营业务收入的企业;适用于初次建立绩效管理体制的知识型企业;适用于强调人性化管理的企业;适用于以项目管理为主要运营方式的企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对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探讨——以康舒电子(东莞)公司为例(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