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大学生的人性化管理(二)
电大要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加强和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与科研工作相比,教学工作同等重要。从社会上反馈和信息足以表明,教育质量滑坡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加强教学管理势在必行。
加强领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学分制已经实施,教学实践中凸现和隐伏的问题很多,学校应加强领导,组织力量,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分析和研究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制定解决问题办法。
大力宣传,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学校有关部门要围绕学分制和实施情况,大力宣传新的教学观念,比如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介绍和讨论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比如“参与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引进适合于西北地区高校实际的教学模式,比如“SSR”教学法(指独立学习、课堂讨论、研究和探索和教学模式)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从思想上彻底转变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展培训,提高教师和整体教学水平。学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地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课堂的设计、课前准备、课后反馈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开展观摩教学和公开教学,让大部分教师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全面发挥检查和督导作用。学校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比如检查制度,要制定发展目标,要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要不断完善制度,特别是抓好落实工作。
2.教学观念问题。大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还不太清楚“转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到底向哪里转?怎样管?面对突然而至的“新教学制度”,反映比较迟钝。
为了最终实现对电大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学生一入学就要让他(她)们了解教学管理的措施和要求:一是按教材要求上足课时;二是任课教师必须要有详细的教案;三是学生必须要有两本作业(正式作业、随堂笔记);四是有组织地参加集体活动(除正常社会调查、教学环节外,主要是文体活动);五凡面授课三分之一未参加的学员,扣除50%的平时成绩;六严格考试纪律,克服学员的侥幸心理。
3.要遵守动力原则和竞争原则。动力原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持续而有效进行下去的合力。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讲,需要是推动我们思考的动力也是维持管理的动力。具体有:精神动力——认可、受尊重、表彰等;学习动力——兴趣、挑战性、创新等。
竞争原则。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但竞争要以公开、平等、合法为前提。通过竞争,要发现和肯定一批工作站、教学班及学生。
一种好的组织管理,都是以人为本的定理,而这种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发展、挖掘人的潜能。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虽然电大学生个体之间在年龄、工作经历、收入高低等方面有个性差异,但要尊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品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投入必要的资金、器材、场地和师资,兴建文化设施、组织文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都能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专长分别参加科技、体育、文学、艺术等活动,形成浓郁的电大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因为在一个人诸方面的素质中,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文化素质的高低往往对一个人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高低有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化素质应该是电大教育的重要内容。除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外,可以通过文化讲座、学习辅导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有关理论和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6.关于“探究式学习”方法理念。“探究式”学习理念,是西方国家在五十年代末期就提出的一个概念。“探究式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提交问题,决定探究方向,为探究而自我组织,查明或收集资料,分类和资料处理,得出结论,考虑社会活动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参与学习和整个过程,而是首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生确立一个个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最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成果,并用事先拟定的标准评价其优劣。“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寻找问题答案,懂得从哪里着手、如何学会自己所需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协作能力。
不可否认,传统教育模式下,也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对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进作用。但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继承,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并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对电大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是21世纪电大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坚持从电大的实际出发,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试论电大学生的人性化管理(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