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八 净水站控制面板仪器、仪表现场图
2.3.4.7 管道及阀门
在纳滤装置的给水、浓水、产品水管道设有自动控制阀,对纳滤进行停机保护、保护冲洗、产品水超标自动排放;在浓水管道设有调节阀门,来调节产品水和浓水的产水量及产水比例,使设备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及系统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本系统所有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
图九 净水站管道阀门安装现场图
2.3.4.8 加药系统
(1)加药系统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设备和主要部件:溶液箱、计量泵、连接管道、阀门和仪表等。
(2)加药系统内的设备安放在基础上,并尽可能的进行工厂预装配。安装在框架上的设备包括溶液箱,加药计量泵和系统内连接管道,就地控制箱等设备。
(3)溶液箱材质采用PE。
(4)溶液箱将至少包括以下的连接口:药液出口、排污口、加药口、稀释水接口、放泄阀回液口(溶解箱除外)。排污口和药液出口必须分开,排污口将布置在箱的底部并能将溶液完全排空,顶部配有带顶盖的检修孔。
(5)计量泵采用隔膜式计量泵,调节加药量(调节流量范围为0~100%)。
(6)泵将按连续运行设计,并设置备用。该装置能实现运行泵与备用泵之间的切换。泵的布置方便所有的部件测试、更换和检修。
(7)每台计量泵出口设有压力表、返回到溶液箱的管道,压力表配有隔离阀以及脉冲减震器。
(8)所有与输送药液而接触的管道采用耐药液腐蚀的材料。
2.3.4.9 纳滤清洗系统
保护清洗装置:在纳滤初次运行的时候,用原水对系统进行低压冲洗,目的是将膜中保护液冲出来,使膜充分湿润,并且尽快适应原水的水质、水温等;在纳滤设备每次停止运行的时候,用除盐水将系统中的浓水置换出来,使设备停止运行时使整个设备处在一个相对清洁的环境中,可有效防止水中污染物质沉积在膜表面。
化学清洗装置:纳滤装置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纳滤膜被无机物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污染,这些物质沉积在膜表面,引起纳滤装置出力下降或脱盐率下降。为了恢复良好的透水和除盐性能,需对膜进行化学清洗。
清洗装置时纳滤系统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通常大中型系统均设有专用的清洗系统,但是对于小型(产水量<5吨/小时)纳滤系统,由于受到成本的限制,有时不设清洗装置,但必须考虑对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时系统的扩展性及设备的可维护性。
一套完整的组合式纳滤装置清洗单元,包括清洗溶液箱、保安过滤器、清洗水泵和系统内的所有管道、阀门及附件,设计要求占地面积小。清洗溶液箱材质采用聚丙烯。
2.3.5 绵阳站房直饮水后处理消毒系统设计
2.3.5.1 臭氧发生器
氧气(或空气)通过高频高压电场,使氧转化为臭氧,并及时与水混合,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杀灭水中的细菌。为防止纳滤出水水质受二次污染,保证直饮净水系统出水在放置期间内的口感和微生物达到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特设置臭氧发生器,进一步消毒杀菌。
臭氧也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臭氧在分解时放出新生态的氧,它具有强氧化能力,对顽强的微生物如病毒、芽孢等有强大的杀伤力。除此以外,它渗入细胞壁能力强,能破坏细菌有机体链状结构而导致细菌死亡。
臭氧杀菌的效果主要决定于接触设备出口处的剩余量和接触时间。在实际生产中,臭氧用于纯水消毒所需的投加量为1-3mg/L,接触时间不少于5min。
臭氧在几种杀菌剂中氧化能力最强、杀菌能力最强、效果最好,即使低浓度也能瞬间反应。生产臭氧的主要原料是空气的电能,不需要运输和储存原料。受PH值、水温及水中氧量的影响小。它的缺点是稳定性差,极易分解,没有持续杀菌作用,水在管道内流行一定时间后,极少量残留的微生物又会繁殖起来,所以经臭氧处理的水应及时使用。在直饮净水制备系统中,臭氧消毒还会增加水中氧含量。
臭氧发生器内部外观和外部外观质量要求:内部的外观质量包括:臭氧发生器单元各零部件应光洁,不得有任何污油、水渍、灰尘及其它物质。臭氧发生器内部防腐涂层应表面光洁不得存在、剥落及其它缺陷;高压电输配系统整洁,不得存在引起输配电异常的情况和外来物。
主要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1)水射器:水射器是根据射流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抽气元件,当动力水经过水射器时,其内部产生负压,外部气体在压差作用下被吸入水射器,从而实现吸气。被吸入的臭氧在此与水混合,形成消毒液。
(2)滴加阀:根据臭氧需要量来调节原料投加量。
(3)进气口:设备运行时的通道,安装时,可连结管道并通到室外,并保持与大气相通。
(4)安全阀:设备操作运行不当时的特定泄压途径。安全阀打开后,应先排除故障,再将安全阀塞复位。
2.3.5.2 紫外线杀菌器
紫外线按波长范围可分为A、B、C三种波段和真空紫外线:
A波段320nm;
B波段275~320nm;
C波段200nm~275nm;
真空紫外线100nm~200nm。
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
紫外消毒的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光子的能量破坏水体中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它致病体的DNA结构,使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他致病体丧失复制繁殖能力,达到灭菌的效果。
通常,水消毒用的紫外线灯的中心辐射波长使253.7nm。显然,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取决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即辐射剂量。下表中列出了微生物不同杀灭率需要的紫外线辐照剂量值,试验水样染菌1×105cfj/L,水深2cm。
表二 微生物不同杀灭率需要的253.7nm紫外线辐照剂量uw/cm2
微生物 90% 99% 99.99% 100%
大肠杆菌 3000 6000 12000
伤寒杆菌 4000 3000 16000
枯草杆菌芽胞 10000 20000 40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 3000 6000 12000
白喉杆菌 5000 10000 20000
结核杆菌 5100 10000 20000
黑曲霉孢子 150000 300000 600000
流感病毒 1000 2000 <5000 6600
破伤风病毒 22000
溶血性链球菌 5500
大肠杆菌噬菌体 6600
紫外线杀菌灯(UV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不同的是日光灯的灯管采用的是普通玻璃,253.7nm紫外线不能透出来,只能被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吸收后激发出可见光。如果改变荧光粉的成分和比例,它就可以发出我们通常所见的不同颜色的光。一般杀菌灯的灯管都采用石英玻璃制作,因为石英玻璃对紫外线各波段都有很高的透过率,达80%-90%,是做杀菌灯的最佳材料。 杀菌灯有热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冷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等几种结构,可按外型和功率分为多种类型。石英玻璃与普通玻璃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热膨胀系数不同,一般不能封接铝盖灯头,所以杀菌灯的灯头材质多采用胶木、塑料或陶瓷。
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8/12/12
浅议管道直饮水在铁路站房建设中的应用(八)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