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列车自动上水设想
薛 正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环境设备处 西安 710043)
摘要 客车上水是铁路运输的一个重要工作。随着各条客运专线的运行,列车在车站的停留时间越来越短,如何保证列车车站短暂的停留时间内高效、快速、安全的完成客车上水,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 客车上水 自动上水
中国铁路发展的100多年里,铁路旅客列车上水方式确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变化,在目前科技代表生产力的年代里,我们的铁路客车上水却还在采用原始的最古老的人工手动上水装置,严重制约了铁路提速和铁路运输安全,目前有些有识之士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无一例外均没有研制出比较成熟的上水技术,不过部分企业设计的客车上水自回卷系统倒是基本上能满足上完水后上水管的自动脱落及回卷,本文拟结合有关调研及工程实践,就客车自动上水的发展设想作一探讨。
1 关于对客车上水的认识和态度
1.1 客车上水是铁路运输的一个重要工作
旅客列车上水是为了满足客车上旅客洗漱及饮用水的唯一途径,它深刻影响着旅客在旅途中的舒适、安全、方便。如果列车上没有水,那么列车上的龙头、厕所、洗脸池也将无法使用,所以如何利用火车停靠在车站的短暂时间完成旅客列车的上水任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铁路主要采用列车进站后,旅客上下车的时间由上水工人拿出布置在股道间的上水软管接到旅客列车的上水口,等上完水后,上水工在拆下管道,火车出发。这样的方式在早期铁路运输比较少时,采用这种人工方式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但是在铁路运输任务越来越繁忙的今天,这种人工操作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且目前这种落后的人工上水方式无形中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现在客车越来越多,每个工人负责两个车厢已经忙不过来了,所以他们为了节约时间大多采取了,先开开关然后在连接;停水时先断开连接,再关水,这样每次在从开关走到列车车厢的过程中,水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
我国已进入铁路快速发展的时期,为铁路自动客车上水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变我们目前这种落后面貌,为铁路运输创造更好的条件,为铁路工人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切实作好各项工作,为铁路安全运行创造更好条件。
1.2 旅客列车自动上水的可行性
1.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经过近100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铁路设计及建设各方面的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电气化高速铁路技术储备已基本完成。随着国内大批客运专线的修建,新建的火车站大多数都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标准,列车给排水也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标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列车上水的自动控制问题依然没有改观,还是延续了多年来的人工上水方式。笔者通过思考有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试探解决这一制约铁路列车上水的措施。
制约列车自动上水的最主要问题是列车停靠位置的不确定性,因为每列客车不可能停靠位置都一样,导致接口的无法对应,因而无法完成列车的自动上水,因此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为何我们不把列车上水的接口也做成移动式的呢,假设我们将列车自动上水的接口也做成移动式的,在列车进站后会自动搜索寻找装置在车体上水接口上的信号源,那样这个问题将得到解决,如何将上水的接口做成移动式的呢,我有过这么个设想,就是目前国内的新建客运车站都采用的高站台,如果我们将旅客列车上的进水口放到比站台稍低的位置,那么我们将客车上水的接口利用滑轮安置在高站台的侧面上,当然高站台需要做成中空的,里边放置给水管道及给水自动上水控制的设备,当列车进站后,停靠在站台上,处在中央控制室的上水工作人员,按动按钮,自动上水装置开始自动检索(可以采用红外检测手段,目前红外检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当他们自动检索到列车上的上水接口时,处于滑轮上的移动式上水接口自动移动到对应的位置,伸出伸缩接头,完成与列车接口的对接,开始上水,当上水结束时候,接口松动,弹簧接口自动松动弹回站台下的接口位置,列车离开。
铁路旅客列车自动上水设想(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