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发展历史回顾
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发展历史回顾
中铁咨询环工院 2009-2010水网办
经历了“十年浩劫”后,1978年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于这一年6月成立,因此说,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四化建设”的产物。
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是以铁三院标准处牵头成立,最初的发起人(成员单位)不足十个,主要是部属的设计院、部属有专业施工处的工程局及主要路局机务处水电科。1983年网员单位发展到35个,1986年发展到53个,网员单位的组成已涵盖到部属的设计院、局(分局)属设计所(室)、主要路局水电科、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部属工厂设计室等,形成了从事铁路给水排水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科技情报交流的“一类大网”。
情报网的性质是“民办公助”自发的、成员单位自愿联合的群众组织;主要交流形式是科技情报交流、技术交流、经验交流、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主要目的是“为生产服务,为科技服务,为铁路建设服务,推动铁路给排水建设技术进步”。虽然说是“民办组织”,实际上是在当时的铁道部科技局、基建总局、科情所及全国水网秘书处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成立的。从支离破碎的部分遗存资料和对老同志的访谈中可得到证实,1987年前,网长单位要把情报网每年的活动计划及交流活动成果总结报上述部门,部科情所还给预部分经费补助。无法想象,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铁道部的大力支持,“给排水科技情报网”能应运而生;同样无法想像,今天的情报网工作,得不到部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情报网的各成员单位既是情报的提供者,也是情报的受益者,地位平等,技术、经验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部属设计院技术力量相对较强,又是本网的发起单位,故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铁一、二、三、四(86年增补)、专院(1978年8月恢复)组成情报网常务网长、副网长单位。根据活动的需要,网长单位可增选副网长单位(铁路局、工程局)协办交流活动。
1978年8月专业设计院恢复后,标准处回到北京,网长单位由铁三院接任,1982年2月转由专业设计院担任,一直至1987年底专业设计院连任六年。由于当时的情报网成员单位发展速度很快,网员单位对情报交流的需求量大,对参观考察、交通、会务等方面的要求高,加上专院本身人力资源较少,经济实力较薄弱,继续担任网长单位已感到力不从心,经中心组会议讨论决定,网长单位实行部属五大设计院“轮流坐庄制”。1988年至1996年每届三年,分别由铁一、二、四院担任网长单位。此后,每届任期缩短为两年,分别由铁三、专、一、二、四院轮替担任网长单位(需经网员大会表决通过)。
情报网的活动分定期、不定期活动。定期活动主要是每年上半年召开中心组会议,下半年召开网员大会(也叫年会)。特殊情况下,两次活动可以合并举行。不定期活动由网长(含副网长)单位组织部分成员单位参加国家或地方交流、参观、展览、专题研讨等活动。情报网的活动还经常与铁道学会的活动联合举行,如:82年在烟台,83年分别在大连、福州,85年在大庸,87年在成都,88年在华县等。
情报网网长单位实行 “轮流坐庄制”后,为情报网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活力。91年铁二院担任网长单位时,首次邀请路外给排水设备厂商参加交流活动,为情报网活动经费开了“新源”;95年铁四院担任网长单位时,起草了第一部“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章程” (称95版章程),使情报网的工作管理有据可依,更加规范;96年作为情报网活动的补充,在成都青城山由铁二院主办、铁一院协办,召开了“第一届部属设计院给排水及环保处长处总工作会议”,邀请部计划司、鉴定中心等有关领导到会指导,强化了对情报网工作重大问题的决策力度和指导作用,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由网长单位组织,与网员大会合并举行;99年铁专院再次担任网长单位时,结合前面各网长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形势的变化,修改了“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章程”(称99版章程),本次修改主要是增加了铁路环保设计技术情报方面交流的内容。网员大会还通过了“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推荐产品产生办法”等,对提高特约网员单位参加本网活动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此外,99年中心组会议、2000年网员大会还与“铁道部标准设计专业会议”合并举行,丰富了交流内容。2000年网员大会还评选了本网的10位“优秀情报员”。(
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发展历史回顾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