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当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地都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听说能力发展的现象,并成为语文教学的通病。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听说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引起业界足够的重视。许多老师说,说写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事,低年级教学的任务就是字词,所以,教学课程中,使口头表达训练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这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在中高年级的书面写作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畏难情绪。 可喜的是,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但还是存在新的问题,在低年级开展听说教学研究的人还是比较少,即使有,也是停留在训练方式的简单探讨上,脱离作文训练的主战场——阅读课堂教学,也就是说,没有将听说训练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当然,听说训练的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自然缺少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此,从实际需要出发,几年来,我在低年级听说能力训练上,进行了尝试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说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教学大纲要求,先说后写,怎么说就怎么写。从语言表达分类上看,这属于说话型,不注重表达的技巧,也就是说,要求小学生把主要观察到的内容和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只要通顺明白就可以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一个主题词——观察,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先观察,然后说一说,写一写。在“实行观察”的基础之上,认真阅读教学大纲,从中找出内容——主要训练细致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从“有的可写”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经验是,观察了,然后才有的可写。 那么,在教学中可以渗透这样几种观察方法: 第一种,限量观察法。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只观察该事物的某一两个方面,一两个部分,使之印象深刻。 第二种,分步观察法。也就是把要观察的事物分为若干个层次,指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观察。 第三种,顺序观察法。就是把要观察的事物,事先确定好观察顺序,让学生按照指定顺序进行观察。 第四种,对比观察法。这种方法是指,选择两个同类事物,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从中求异。 第五种,重点观察法。这种方法也称主次观察法,就是对有的事物观察,不仅观察它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还要抓住它的实质。 第六种,由整体到部分观察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用一句话点题,再引导学生观察各部分,最后把学生引入画面人物上,使图、文、观察、思考有机结合。 以上这几种方法,有时也需要同时使用,但应注意的是:实施观察,引导学生静中求动,观察事物的动态;同里求异,观察事物的独到之处;实里求虚,对所观察实物进行合理想象;平里求奇,从事物的普遍性中寻出它的特殊性;多里求精,观察事物环境,既注意面又注意到点,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在低年级学生听说能力培养上,要实施情景设计,不仅要观察到位,还要说写到位.我在教学中采用这样几种方法: 1.说说写写:一年级学生学完拼音后,就开始向学生讲述日记的写法,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拼音夹汉字的形式写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说一说,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低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 | 下一篇:当月亮升起的时候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低年级 作文 教学 体会 | 2012-12-28 10:25:1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