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贡献 [摘要]: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 它的突出特点是五彩缤纷的词汇, 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和由主体的隐蔽性而带来的粗俗化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流行 和普及, 网络语言的发展势头强劲, 在丰富现代汉语的同时,也为现代汉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网络 语言 规范 影响 贡献 一、 网络语言的产生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 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一场以网络化、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是以国际互联网( 以下简称网络) 为媒介的人际交流也越来越普遍。但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 受网络传输速度的制约, 大部分的网上交流采用字符的形式。因此在这些交流过程中, 语言的运用方式也显示出了一些独有的特点, 这就造就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指网络媒体上所使用的叙述性和描写性的语言, 其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形式与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大体是一致的。二是指IT( InformationTechnology) 领域的专业用语, 如“网络, 鼠标, 软件, 登陆, 宽带, 聊天室”等等。三是指网民在聊天室聊天和在BBS( BulletinBoard System) 上发表意见时所用的语言。其中, 第三类是本文所指的网络语言, 它在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 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 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它脱胎于现代汉语, 又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 网络语言的分类及特点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它的使用者是数量众多的网民。但我们应该看到网民不仅活跃在网络上, 而且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这样一来, 网络语言就可以很轻易地迁移到现实中去。随着网络的流行和普及, 网民的队伍日益壮大, 网络语言的使用人数也将不断增加, 加上近年来手机短信飞速发展的推波助澜, 网络语言和现实生活再度贴近, 它将不可避免地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网络语言基本包括三类: 1.语音谐音类,比如“1314”代表“一生一世”,“7456”表示“气死我了”,“88”表示“拜拜”; 2.符号象形类,比如“^-^”在网上表示“笑“;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符号。 3.诙谐指代类,如“保重”在网上的意思就是“保持体重”,“公司总裁”其实是公司“总在裁员”的意思……随着新的网络语言不断被发明、流行,很多新形式其实非常难以归类,譬如“郁闷ing”就代表正在郁闷中,“KMP”又表示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青少年喜欢的快餐...... 网络语言不受外来的束缚,构思更为巧妙,常常语出惊人、令人瞠目,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所以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 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与对常规语法的突破。例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随意的没有实质性的评论或是“水分”含量高的文章;二是在网络中使用自创的新词语,如“菜鸟”,指初上网的新手;“见死光”,指网恋后与网友初次见面感到不满意而迅速各奔东西;“东东”意指“东西”;“偶”是“我”的一种比较调皮的说法,并由此推衍出“偶们”。 浅淡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贡献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论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 下一篇: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淡 网络 语言 现代汉语 贡献 | 2012-12-30 09:11:2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