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舍语言风格走进平民世界 老舍,中国现代文坛上被公认为一代“语言艺术大师”,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价老舍的语言时说“老舍的语言是经过提炼的,却又保持了原色原香的北平话,没有欧化句子的冗长,一切是那样平易,自然,纯净,至少他成熟期的小说如此。”当时的创作界有两种主要倾向,一是过分守旧,缺少对文学宏观理解,没有走向世界的意识;二是对走向世界的理解不对,以为单方面的引进就是走向世界。而老舍的创作语言在中国当时起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五四期间,反帝反封建的狂飙兴起,旧传统,旧道德,旧文化,旧文学受到狠狠一击;新文学,白话文得到了地位。但复古保守派,仍想恢复,他们办刊物,写文章,发议论,讥笑白话文“鄙俚浅陋”,“不值一晒”,是“引卖车浆之徒所操之言”,此时,老舍等人率领着文化新军,同他们论战,指出复古派是一批“现代 的屠杀者”,给白话文扫清了道路,使它堂而皇之走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终于挤掉了用旧意识和僵死的语言构建起来的雷峰塔。 五四期间的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实际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艺大众的一个起点。恰好,老舍先生的创作也是从这个起点开始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对他影响极大,他开始以新的眼光观察历史和现在。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谈到五四运动对他的影响时候,他颇有感慨,“假如没有五四运动,我是不会决然去搞文学,五四运动给我创造了当作家的条件”。 1913年,老舍考入XX师范大学,五年间受正规,严格的文言训练,毕业时,已较为熟练地掌握律诗和骈文的技巧。初步形成了老舍语言观念中的民族意识。并为他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五四文学革命给了我一双新的眼睛,给了我一个新的心灵,也给我一个新的文学语言。”从此他开始学习白话语言,并练习创作新诗。在英国任教早期,他曾有过这样的感叹:“因英语中词汇丰富,文化复杂,我感到华语枯窘简陋,在偶尔练习一点翻译的时候,特别使我痛苦,找不到适当的字”,后来,经过一段时期对华语的研究与收集,他逐渐认识到“华语”惊人的简单也正是它的极大进步。从此老舍不止一次地谈起汉语这一特点。“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简练的语言,这是我们的语言之美,我们的语言之美是我们特有的。无可代替的,我们有责任保持并发扬这特有的语言之美”。通过语言之美使人看到思想和感情之美,文艺继续不断的发展,前后承接,它不 浅谈老舍语言风格走进平民世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转型 | 下一篇:浅谈货币资金的会计控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老舍 语言 风格 走进 平民 世界 | 2012-12-30 09:15:3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