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与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说:“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教师要以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自主学习。 一、让学生在“讨论”中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师生自主、积极和融洽的多向互动中,才能“教”出智慧,“习”出智慧。数学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把数学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因此,用学生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是学数学的真谛。我们以往的许多教学常常把一些数学问题搞得相当复杂,追求方法唯一,即使孩子不理解,拼命地“逼”着孩子去理解,数学的思考原来是美丽的,却变成了一种思维负担。如在教学“万以内加法”的口算“35+27=( )”时,教材的意图是用其中一个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方法来计算,但学生会更渴望用一种开放的、接近于自身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基于这样的需要,教师可围绕此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结果显示,经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获得了远比书本更为丰富的计算方法:35=30+5,27=20+7,30+20=50,5+7=12,50+12=62。35=40-5,27=30-3,40+30=70,5+3=8,70-8=62……也可以用笔算。(当然给予肯定!)……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各人都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也更为充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又尊重了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形成个性化的人格。 二、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儿童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如在教学中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力,做到了认知活力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有机结合。举个例子,以前教学一年级进位加和退位减时,教材总是强调“凑十法”和“破十法”不管学生有没有理解消化,强行套用模式,忽略学生的探讨过程和自主的个性。学生学得吃力,觉得索然无味,哪有“美”可言?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找到了不一样的“美丽的思维”,甚至称得上“美妙”:在教学“买铅笔”15-9时,教师现场当起了售货员,卖起了铅笔,学生争先恐后的购买,“我买1枝,还剩几枝?”,“15-1=14”“我买2枝”,“我买5枝”,“我买6枝”,“我买9枝,还剩几枝?”学生活动的同时自己提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得到了许多算式,如:15-1,15-2,15-3,15-4,15-5等,还有许多没学过的15-6,15-7,15-8,15-9等,当我指着“15-9”说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时,有一名学生说:”老师,只要数你手上还拿着的铅笔的根数就是15-9的得数。”多可爱的孩子!这就是“一根一根的拿走”的方法。“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我来!我来!”…… 这些解法都是孩子的思维的结晶,可能你会认为有的方法不好,但是这是他们的心中的想法,是他们动脑筋探究的劳动成果,只要是正确的思维,就是一种美的存在。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网络信息资源 | 下一篇:浅谈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转型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如何 激发 学生 学习 兴趣 | 2012-12-30 09:16:2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