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 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有过许多令人心动的形象比喻,如把教师比作默默耕耘的园丁、无私奉献的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为我们勾画了传统的教师形象:教师是无私奉献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具有渊博知识的学者。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已不再适应当今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面对新课程改革,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师角色。那么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一、 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当今社会开放,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学习渠道多样,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能比拟的。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计算机等多种途径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有些新东西可能老师不知道,而学生却知道了。所以,在拥有知识方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具有“知识垄断”的优势。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和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同时学习。这样,与传授知识相比,学习方法的获得和寻求知识的态度更为重要。教师就再也不能搞“知识本位”,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学习,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学生学会学习,把学生从知识灌输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例如我教《去年的树》最后三段时,让学生想一想。“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老朋友见面,小鸟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此时它想说什么?学生想象丰富,发言踊跃。有的说:“老朋友,你好吗?我终于找到你了,我多么想念你呀!”有的说:“老朋友,你还记得去年的约定吗?我是来唱歌给你听的”“朋友,要是我不走,你也许不会这样”……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又想说什么?学生的想象更丰富了。有的说:“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有的说:“朋友,我不能陪你了,再见!”也有的说:“朋友,你别怕,我会陪着你的。”甚至有的说:“朋友,我会替你报仇的。”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问树为什么会被砍,树怎样才能避免被砍,鸟儿它能阻止吗?学生意识到了要改变树的命运,只能是人们不乱砍滥伐,爱护树木。学生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直接充当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说:“不许讲话,听老师讲”、“不许乱插嘴”、 我对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路径研究 | 下一篇:我对电子商务在餐饮业中的应用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 语文教师 角色 定位 理解 | 2012-12-31 08:36:4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