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路径研究 [内容摘要]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路径,了解中国会计准则改革之路与国际化的进程。[关键词] 变革背景 改革成果 主要变化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在我国,会计准则属于行政规章,财务部作为中国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承担着会计准则的立项、起草、发布实施和修订等任务,具体工作由会计司负责。 会计准则的目的是提高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团结,真实性和可比性,起到规范作用的企业,其实质是对项目的各种日常会计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产权对会计准则的性质理论的角度分析的基础上,人们不难看出,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范畴,它是一种产权制度,或特定社会产权制度的某一部分实物,它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产权交易成本,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这给人们的启示性状会计准则:其制订过程必须扩大参与者的范围,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以降低功耗财产当事人不平衡发生的,负面影响设法保护的所有权利益,尽量减少会计准则的财产不清晰和完善公平性和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各方的产权利益相关者的最终认可。因此,会计系统的复杂性,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会计的人是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会计研究也应该是多元的观点。随着经济全球化,产权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时代,社会科学的研究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到来。 在198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在许多方面吸收了国际会计的通行做法,为吸引外资、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1992年,我国财务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结束了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新的会计模式。在1993年,在进行“两则”、“两制”改革的同时,财务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适应了我国企业改组上市以及境内外发行A股、B股、H股对外筹资的要求,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推行现在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明确规范股份制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2001-2005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 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路径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学习报告 | 下一篇:关于浅谈企业的利润的报告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关于 我国 企业 会计准则 改革 路径 研究 | 2013-01-04 12:37:0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