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往往是人心理上达到自动化程度的行为方式,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上演的“事件”, 比如,本来离家还有老远,手就已经把钥匙拿出来了。每天习惯了抽烟,没有烟或者不能抽烟的时候,往往无意识地作出抽烟的动作,或者将圆珠笔含在嘴里。等等。更可怕的事,人们往往把习惯作为一种工生活中的防御手段,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威胁,我们常常以“习惯”作为盾牌。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往往是坚不可摧的,不容易被打破,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不愿意打破它,尽管是不好的习惯,我们也竭力维护它。比如有人指责某人在办公室里将鞋子脱掉,将脚高高的架在桌子上,尽管这样很不雅观,很没有修养,但这样做的人总是说:“习惯了!”再比如,有人责备邻居将垃圾倒在过道上,对方往往说:“不好意思,习惯了!”而最危险的,应该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总是习惯偷懒,习惯了让自己和大众一致,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智慧的火花在刚刚燃起的时候,就被习惯熄灭了。 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好坏之分,习惯也是如此。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而德育不好则是危险品。不但无宜于社会且危害社会。德育必须从小培养,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习惯,无论是道德习惯还是学习习惯。 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是人一生的“道德资本”,人的一生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有两个小例子也能说明这一习惯的重要: 北京一家企业招工,报酬颇丰。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即将如愿以偿。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老板的办公桌,你翻文件,我看来信。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宣布:“面试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未被录取。” 如上所说,那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各方面都是十分的优秀,但是因为他们的习惯不好,私自翻看别人的信件和文件,所以老板是不会录取他们的。 下面同样是面试的故事,几位年轻人按成绩高低依次参加面试,结果前边几位滔滔不绝者均未被录取,只有最后一位成绩偏差者被聘。原来,在经理室门口横放着一把扫帚,前边几位均一一跨过,只有最后一位面试者将它轻轻拿起并立于墙角。这个微小的习惯性的动作正是决定他此次面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道德习惯应为一切习惯之首。所谓“人才”,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先成“人”,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才”。成“人”的根本便是最为基本的道德习惯。其次,才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人的一生是终身学习不断充实的一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汲取知识,丰富体验。日本就是一个非常重视后天学习的民族,他们不在乎此人文凭有多高,而更在意此人后天学习能力如何。 坏习惯常常让人们与幸运失之交臂,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个人如果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便会终身受害。 有一个理发的师傅教徒弟理光头。开始时在冬瓜上练习,用理发刀刮冬瓜皮来模仿理光头,徒弟每次练习都有一个坏习惯:把理发刀往冬瓜上一扎。师傅见后说:“请你改变这一习惯。”徒弟笑曰:“这又不是真头,没关系的。”三个月后,徒弟出师。给第一位顾客理光头,理完后,他又照例把理发刀往头上一扎。结果可想而知。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小孩总在 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 | 下一篇: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教..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良好 行为 习惯 重要性 | 2013-01-04 12:44:2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