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幼儿的提问 幼儿是什么?是一张“洁白的纸”?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的个体?……在当代生活中,幼儿是“小太阳”,他们受到成人的呵护、重视、但同时又受到成人的忽视、压抑、利用和控制,不了解、不重视幼儿依旧是当代社会的弊病。因此,认识和了解当今幼儿仍然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 幼儿大约自两岁以后,逐渐出现提问的现象,这是幼儿思维发展的标志,是求知欲的表现。起初只是一些简单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成人一旦告诉了他,他就有满足感。再大些就会提出“是什么样的?”如,一个三岁的孩子问老师:“蚂蚁是好虫还是坏虫?”四五岁的幼儿就会凑在一起热烈地发表意见,争论着“动物中谁最大?动物中谁最厉害?”五六岁的幼儿就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兴趣,喜欢提问“为什么”的问题,如:山是怎么来的?海是怎么形成的?早晨的太阳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大,到中午就变小了?怎么会有雾的?铅笔芯是怎么装进去的?……这些接二连三的问题,都是他们接触周围生活以后表现出的求知欲,产生了新的兴趣的结果。问题提出的深度和广度,正是幼儿智力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这些教师和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幼儿的每一个问题。我们对待孩子问题的态度和回答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求知的欲望和智力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耐心、认真地倾听幼儿的提问 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新奇感,所以幼儿需要不断地发现、探索来积累关于动物、植物、以及周围世界和人际交往的经验,但幼儿的发现和探索往往受到成人的“牵制”。由于无知的发问,幼儿往往会受到成人的嘲笑、训斥;由于活泼好动,幼儿也会被扣上“淘气”、“多动症”的帽子;由于纪律的需要,幼儿被捆住了手脚,封上了嘴巴;由于封闭在房间里,幼儿被剥夺了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的机会,失去了与同伴交往、游戏、合作、分享的机会。所以作为老师、家长,要以一颗童心,耐心认真细致地听明白他们的提问,更不能拒绝制止幼儿的提问,尽力满足他们在知识、能力、判断方面的自尊心。认真倾听幼儿的提问,是对幼儿人格的尊重,也为幼儿养成专心听他人讲话的良好习惯提供了榜样。 “疑问是知识的钥匙”,只要教师经常鼓励幼儿提问,幼儿就会养成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对幼儿的提问感到厌烦或不予理会,久而久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而懒于思考问题,并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二、要及时、正确地解答幼儿的提问 高尔基曾经说过,对于小孩子的问题,回答说等一等,你长大就知道了,这就是打消他们的求知倾向。对于幼儿来说,获得满意、明白的答案,是可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的。还有幼儿的年龄小,对教师非常崇拜,如果教师给幼儿的回答是错误的,那么这种错误将对幼儿可能有终生的影响。因此,我们老应该慎重地而绝对不能轻率地错误地作答,更不能随便推脱道上学后再去求知。 当幼儿提出问题后 ,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立即给予回答,除了教师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一般都应该在幼儿提出问题后马上给予回答才能使幼儿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在给幼儿解答提问时,我们不是直接告诉问题答案,而是我们要善于和幼儿一起思考,使幼儿感觉到自己的提问得到了重视和支持;或引导启发幼儿自己思考解答,或以组 如何对待幼儿的提问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如何看待“戏说”的历史剧与历史.. |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公正性意义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如何 对待 幼儿 提问 | 2013-01-08 10:01:1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