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娘艺术形象浅析 摘 要 杜丽娘是《牡丹亭》里的主人公,她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产物。 在她身上,既有朦胧的爱情意识,是中国戏剧舞台上第一个敢于站立起来大胆呼唤爱情的典型,又带着封建礼教的枷索,她是一个“圆型”人物,是中国古典艺术形象中一个光辉灿烂的典型,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 关键词 个性自由 精神枷索 禁锢 性爱 真性情 现实生活的体验 杜丽娘形象的造就 作家的作品或者说作品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汤显祖其家为书香门第,祖上有四代文明,受其祖父影响,才华横溢,但他因不愿与首辅张居正同流合污,其结果多次赴京会试,榜上无名,后来张居正病逝,他才于次年考中进士,到南京作了太常博士,他始终保持正直的节操,对朝廷中重大的政治纷争鲜明的态度,在任浙江遂昌知县时,他兴教劝学,扶持农桑,抑制豪强,驱除虎害,宽置囚犯,但他的善政并不为地方豪强和上级官吏所容。他深感现实的丑恶,官场的黑暗。他看不惯现实,弃官还乡,努力著书,梦想着幸福的生活,于是在《牡丹亭》中他通过杜丽良的文学形象,反映其对现实的不满,现实世界中没有幸福,只好在梦中创造,在梦中寻觅,通过杜丽良和柳梦梅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来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暴露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汤显祖戏剧创作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高度的艺术成就成为明代戏曲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在表现追求爱情自由的同时,寄寓了作者崇尚“真性情”的哲学思想,他有意识的用情与理的冲突来贯穿全剧,抒发了对现实的愤懑和对理想的追求。汤显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情感的依托,于是只好把自己的情感寄寓作品当中。可以说,杜丽娘形象的造就,是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杜丽娘艺术形象浅析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 下一篇: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杜丽娘 艺术 形象 浅析 | 2013-01-15 10:12:5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