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时期我国诗歌的特点 [摘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悠久的诗歌传统,成就非凡,但新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诗歌发展几遇波折。本文从新时期诗歌形式自由开放、诗体形式渐趋多样化以及传播现代化方面浅其特点,在指出特点的同时力图展示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诗歌形式 体式 网络传播 一、诗歌形式自由开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大部分诗歌都讲究押韵,有的甚至相当严格,历来就不是十分讲究了,这与当时大量的思想植入和写作技巧的引进,以及民众的文化层次变化不无关系。在一度强调诗歌要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社会教化功能的引退和文化的大面积普及等重要原因下,一些诗歌写作的改良应运而生以及被大众接受,也就顺理成立了。诗歌写作不应该固步自封,需要引入其他艺术表现手法的促进和完善,使其有更大的容量和感染力,适应并此导人们的欣赏习惯,这是诗歌欣欣向荣的生命力有力保证。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怒,强调在“了解与不可解之间”。新时期的诗歌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①,如 细细的枝条, 像一根根电线; 小小的黄花, 像一盏盏发亮的电灯; 大地,像一个 春天的发电厂。(张诗筠《迎春花》) 这首诗中,“枝条”、“黄花”、“大地”是心象,而“电线”、“电灯”、“发电厂”是物象,这样美妙的诗句,是因为看到了春天里绿色的枝条和黄色的花儿后心里产生对大地之春的喜爱之情,然后通对想象,把心象比喻为物象,使情与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的。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暖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新时期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简论新时期我国诗歌的特点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简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 下一篇:减轻小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能..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简论 新时期 我国 诗歌 特点 | 2013-01-16 11:24:1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