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馆》中的王利发形象 三幕话剧《茶馆》写于1957年。是北京人艺的具有典范性的近代写实主义戏剧杰作。同时,就其舞台成果来说,它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上也可以自豪地说,创造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写实主义戏剧样式。《茶馆》所体现的正是“中国的、民族的、北京的、市井的”典型的风格。《茶馆》中的各类人物,他们的生与死、浮与沉,反映出时代的本质,揭示出历史前进的总的趋势。正如作者所说,《茶馆》就是“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茶馆》中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裕泰茶馆掌柜王利发,是一个富有光彩的艺术典型,又是一个有着处世经验而又胆小怕事的旧社会小商人的典型形象。塑造出这个艺术典型,说明老舍先生对这类人物的熟知程度,和善于集中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艺术表现力量。在王利发这个人物身上,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旧社会中精明、干练、富于混世经验的北京茶馆老板的形象,刻画出了自私、圆滑、怕事,却又一心往上爬的小商人、小资产阶级的典型。在旧中国,王利发比穷苦百姓有钱,地位、财势高出一头,心理、性格、思想和广大受压迫劳动者根本不同。可是,旧中国的三座大山和反动政权庇护下的大小爪牙们──官差、太监、军警、地痞流氓,又无一不在他的头上拉屎撒尿,他又是个受压迫者、可怜虫,这又使他和反动统治阶级中的人物不同。在旧中国,王利发这种人是大量存在着的。他们日趋破落的境遇和悲惨命运,无疑也是广大中国人民被压迫的遭遇的一部分。 茶馆老板王利发这一典型的成功之处,是由于老舍在剧本中,从阶级、家庭和历史等方面,深刻揭示了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正如这家茶馆是百年祖传老店一样,王利发的人生哲学也是祖辈相传的。在第一幕里,青年时代的茶馆老板信奉的就是这一条:“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几十年里,他就是按“讨人人喜欢”的人生哲学办事的。他不仅仅在权大势大、压人一头的太监、官差和地痞面前, 论《茶馆》中的王利发形象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红楼梦》的形象描写 | 下一篇: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运用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茶馆》 王利 形象 | 2013-01-17 07:47:4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