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辨证艺术点亮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必须在引与扶,知与行,管与放,高与低四方面进行,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中,使之成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驱动力。 [关键词] 引与扶 知与行 管与放 高与低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界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要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少先队员牢记“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1根据以上所说,初步可以得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特性规律,遵循辩证法的原则,用辩证艺术点亮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与扶 这一点表现在美德教育中,亚里士多德指出,美德有两类: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学产生和发展,道德的美德由习惯而来。我们首先是通过练习道德的美德才能获得他们;由于实行公正的行为我们才变得公正,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我们才变得节制和勇敢。”2所以,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引与扶,“引”就是引导、指导、诱导;所谓“扶”,即帮助、扶持,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的,我们老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一项都抓得那么具体周到,更多地时候我们是通过给学生指明方向,指明路径,让他们自己去“走”的方式去完成德育过程。比如说,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先从爱学校,爱家乡做起,可以向学生提出要求,宣布计划和目标及实施方案等,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诱导学生自己去行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证明,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使多数学生产生热爱学校和家乡的意识,同时维护学校公共秩序也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正处于儿童时期的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思想认识往往有所偏差,由于对事物理解不深刻,导致行动不自觉,不持久;所以在很多方面仍需要教师多引导,“扶”着他们走。如我们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校会 ,班会和思想品德教学反复强调,热爱祖国总是具体的表现为从热爱家乡开始的,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总是“知之愈深,爱之愈切”。这样经过反复的引导,最终我们进行爱国主义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用辨证艺术点亮爱国主义教育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用心,架起家园的桥梁 | 下一篇:引发汉语热的思考和体会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辨证 艺术 点亮 爱国主义 教育 | 2013-02-08 15:57:5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