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 关键词:自然美 根源 本质 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的美,即能够引起审美主体愉悦的自然物生动形象。包括人们未加工过的自然和被加工过的自然,如宇宙星空、太阳月亮、海洋陆地、山川河流……又指加工过的自然,如梯田园地、草原牧场、公园花圃……当人们流连于山清水秀的大自然之中,一种奇妙的美感便会从心中油然而生。然而,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自然美的本质是什么呢? 一、自然美的根源 自然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自然界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人化的结果。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自然美, 即使人类出现后, 在远古洪荒年代,自然界的一切同人类之间还根本无法建立起审美关系。因为那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服从、依赖的关系,无法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对象的支配与改造,自然物不可能成为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也就无所谓美与丑。比如像水这样的自然物,如果人们坐在诺亚方舟看被淹没的大地和被淹死的生灵而束手无策,何以感到它的美呢?当自然界作为一处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时,只能是一令人恐怖的对象。只有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客观的自然规律来为自身的发展服务,从而实现了对自然的支配、改造,或者说是使自然打上人的本质力量的烙印,使自然人化,自然物才成为人们可亲的对象、有用的对象和审美的对象。可见,正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才使自然以“自在之物”转化为“人化的自然界”,成为审美客体。自有人类始,无人不认为月亮是美的,太阳有时被认为是不美的。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均不把太阳作为美的对象。而月亮在各民族神话中没有认为它不美的。如中国的嫦娥奔月,人在那里得到一个宁静、温馨的处所。只苏轼“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除猜度那里可能温度略低外,还没有太多的贬词。“嫦娥应悔偷灵药”,是出于寂寞难耐,也只是与人间的欢乐、无烦恼相比较而言。如果在人间已是烦恼不堪,那月亮就是绝好的超脱之所。月亮其光不强不弱,是非常可人的空间,而且它特别能与人亲近,可进入人的心灵的空间。因它总是出现在夜间,是人放下白天的琐事,清心、闲暇、孤寂之时,从而成为人的一个可以倾诉、 论述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 下一篇:论受贿罪主观方面构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论述 自然 美的 根源 本质 | 2013-02-08 17:50:3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