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激发、相互驱动辨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而数学教育的任务是既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培养其创新精神,同时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关键词]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激发、相互驱动辨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而数学教育的任务是既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培养其创新精神,同时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作为一名教师应扩大视野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观,树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根本追求的观念。要围绕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大胆探索,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要善于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寻找突破口,引导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促进创新态度的升华。例如在教学两位加两位数进位时有这样一道例题:23+48,先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有的学生是用笔算的方法,先算出个位上的3+8=11,再算十位上2+4+1=7;有的是先算20+30=50,再算3+8=11,再50+11=61;还有的是先算23+50=73,再73—2=71;还有的是23+47=70,再算70+1=71……老师对这几种算法一一肯定,再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最优化的算法。这样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评价下,这必将点燃学生心中创新的火花。反之,如果教师不给予学生这类思考和尝试的机会,而直接书本上的一种算法,将会剥夺学生探索的乐趣,使学生懒于动脑,疏于尝试。 2、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 | 下一篇: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数学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 精神 提高 能力 | 2013-02-08 21:49:2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