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标管理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提出,首先出现于他的著作《管理实的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中,该书于1 954年出版。 根据Drucker的说法,管理人员一定要避免“活动陷阱”(Activity Trap),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终忘了自己的主要目标。制定目标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制定目标的经历,但是如果上升到技术的层面,每个商务从业者、管理者甚至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并掌握SMART原则。 [关键词] SMART原则 目标明确 目标的可衡量度 目标的实现 一、SMART的概念 S代表具体明确(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相关性(Result-oriented),指事情办理结果和绩效指标实现关联,以结果为导向;T代表有时限(Time -base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 (一)目标的明确(Specific)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 譬如, “增强客户意识”这一要求,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许多具体做法,如:减少客户投诉,过去客户投诉率是3%,现在把它减低到1.5%或者1%。提升服务的速度,使用规范礼貌的用语,采用规范的服务流程,也是客户意识的一个方面。有这么多增强客户意识的做法,我们所说的“增强客户意识”到底指哪一块?不明确就没有办法评判、衡量。所以建议这样修改,比方说,我们将在月底前把前台收银的速度提升至正常的标准,这个正常的标准可能是两分钟,也可能是一分钟,或分时段来确定标准。 目标设置要有项目、衡量标准、达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要求,使考核人能够很清晰的看到部门或科室月计划要做哪些那些事情,计划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 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二)目标的可衡度量(Measurable) 目标的衡量标准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使制定人与考核人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尺,杜绝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对于目标的可衡量性应该首先从数量、质量、成本、时间、上级或客户的满意程度五个方面来进行,如果仍不能进行衡量,其次可考虑将目标细化,细化成分目标后再从以上五个方面衡量,如果仍不能衡量,还可以将完成目标的工作进行流程化,通过流程化使目标可衡量 。 用SMART原则实施目标管理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 下一篇:用“心”记录孩子的瞬间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SMART 原则 实施 目标管理 | 2013-02-09 12:50:5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