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之路 上下求索 终生不悔 转眼间,教育教学改革已十年。这十年来,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充满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或是充满着含泪的微笑的十年。因为,课改以来,我在教学上经历了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我渐渐的懂得了什么才是确确实实的课程改革。 自小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工作后又以此模式作为了我教书育人的方式。埋头于教材之中,苦干于课堂之上,每节课后对照教参,庆幸完成了教学任务。期末手捧考试成绩,看着红色的100分,数数有几个,脸上便情不自禁透出些欣慰。曾为班里学生手背的好,身坐得直,目不斜视,为自己的训练得法而感到骄傲;曾为学生和自己碰面就躲或怯生生问一句“老师好”而体会到威信;也曾反思过课堂上举手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少,见面就喜欢溜边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而后这些念头转瞬即逝,又被繁忙的工作挤走了,自己依然处于闭门造车、固步自封之中而无察觉。 直到一次公开课教学结束后,在面对几位领导的点评时,我差点没挖个地洞钻进去。记得那是我刚刚走上工作的岗位,恰遇青年教师赛讲,踌躇满志的我精心准备了一堂公开课,想把学到的课改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面,想得到同事和领导们的肯定,幻想着金光闪闪的光环,可是事与愿违,课堂上学生极其“不配合”!他们有的只顾玩我设计的游戏,有的学生低着头在窃窃私语……根本就没有理会站在讲台上的我。我努力的想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却感觉到回天无力。课后,领导和同事们的评价是“你没有备学生!”“你觉得你的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吗?”“你没能把课堂交给学生!”“你这还是穿新鞋走旧路”。甚至有位领导一针见血的全盘否定,当然我也就与这次赛讲失之交臂.这一次的失败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我大哭了一场,甚至产生了一种可怕的想法:我不太适合当老师。那时的我真的觉得很迷茫、很困惑。我的心特别难过,强忍泪水,心灰意冷时,善解人意的李龙凤老师来了,拍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年轻人本来就是要多学习,多思考!要想充分驾驭课堂,就必须多学习教学理论,多听优秀课,多走进前辈老师的课堂,多自我反思,多走进孩子的世界,多与家长交流。” 感谢恩师的雪中送炭,恰如一缕春风吹入了我的心田,我好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努力学习,是呀,我曾陶醉于一些优秀的公开课中,曾沉浸于专家们那精辟的论述中,更是把课程改革理想化、简单化了。我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先进的理论与经验,我的书架上也摆满了各式各样最新的课改书籍。但这么多先进的理论,真正属于我的又有多少呢? 我苦苦地反思着、探索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课改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首先,我从读书开始。我时常阅读经典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 课改之路 上下求索 终生不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之我见 | 下一篇:金融危机对金华电子商务企业的影响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课改 上下 求索 终生 | 2013-02-10 11:45:0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