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特色 [摘 要]教师不要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而是高屋建瓴,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叶圣陶),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关键词] 博爱 大语文 工具书 学以致用 一. 以对学生的爱心和培养学生的爱心为主色调。 弗罗姆认为:“爱不是一个偶然幸运的体验并陶醉的快感,而是一门艺术。”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一个爱字”。这显然告诉我们,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要在 “爱”字上下功夫”。 教育就像一场永无休止的爱心接力,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手中爱的火种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具备这种传递爱的能力,继而一代一代传下去。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爱心其实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这种爱心,实质上是一种大爱,即博爱。为此,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 重环境建设,润物无声。 班级张贴“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三幅主题图画,设置“孔子、鲁迅、牛顿、贝多芬”等四尊名人雕像、用十种爱孩子的方法、温馨提示语、儿童书画作品等装点墙面,专门制作了名人名言宣传画、以激励学生从小树立孝心、爱心、责任心,自主成人,自主成才。 2.重养成培养,结合常规训练,培养孝心、爱心、责任心。 我根据新时期德育的要求和特点,融入“三心”教育要求,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JING”(即敬、静、净 .竞)要求。 3.重学生评价,开展爱己教育。 精心设计了学生成长档案,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调动其主体性,适时、适度的进行自我评价, 4.重学科教学,渗透有痕。 如:结合语文作文教学开展家庭劳动体验教育、孝心教育、公德心教育、爱心教育,学生们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文。 5.重活动教育,体验感悟。 如:开展了“民族文化节”、“走进家庭”系列活动及“承奥运精神,扬民族精魂”主题队会等。 二.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的概念,跳出课本课堂的局限,认识到生活即活生生的语文。 吕叔湘说,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包蕴语文教育太多的精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启迪学生阅读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人生的一种态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注重弘扬民族文化,践行“大语文观”,让学生走进文本,更让学生走进文化;让学生走进自然,更让学生走进生活。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了在大语文观指导下进行教学的阶段。 论“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特色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红楼梦》爱情悲剧的原因 | 下一篇: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分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 语文教学 特色 | 2013-02-10 11:46:5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