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审判素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兴趣鼓励,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维,进行自主活动从而达到创新。 江泽民同学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源动力。创新需要人才,人才靠教育。因此,我们只有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重视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 所谓创新,从狭义上说是指相对于人类认识史而第一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或社会意义的思维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凭借自己的智能去发现、掌握他们未知的知识,并运用它们就是创新的表现。正如教育家刘佛年指出的:“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非要有新的科学理论(不可)才叫创造,那就高不可攀了。”所以创造是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提高。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而诸如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却有很大的差别,且这些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学生素质差异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加强“素质教育”离不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获取某种事物并与积极、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在心态上表现出具有自觉追求未知事物的强烈趋势,以及由于有所发现,而产生惊喜与再追求,并进一步产生欲穷其林的渴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对数学课有深厚兴趣的学生,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想办法认识和解决问题。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上,我们要结合教学,做一些投影片或教具,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目前我校已经装备了多媒体教室,有大量的数学教学软件可以让课本上的图形动起来,用动态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图象变换的全过程(如各种几何图形的变形、各种函数图象的画法),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可通过讲解祖冲之研究圆周率、陈景润勇探歌德巴赫猜想、华罗庚自学成才……我国古代“百鸡问题”、“韩信点兵”、“猴子分桃”、“鸡兔同笼” ……使学生从一件件数学家的趣闻轶事中获得榜样的力量,从一道道数学趣题中感受到数学还是有血有肉、洋溢着生命气息的肌体,而不是一件具干枯僵硬的躯壳。 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汲取新的知识营养,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世界,每天的信息量是很大的。例如在计算机世界中,今天是PIII独领风骚,明天则可能是PIV后来居上,而PIII已是昨日黄花;数学上也不例外,同样要吸收营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要通过课外活动、举办数学专题讲座等活动,补充和加强必要的延伸性的数学知识和其他相关信息。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适应感性消费的营销策略思考 | 下一篇:试论温·韦词风的异同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中学 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 2013-02-10 13:17:0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