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的设计与讲评 “作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传统的作业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由教师布置的,二是与学科知识相关的。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和补充,如果没有合理且适量的作业,学生的学习就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肤浅认识,很难对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灵活运用,用所学的知识排忧解难。 作业确实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消化知识的途径,是形成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以往的作业布置在其形式或内容上比较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作用也不大。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作业的设计与讲评中都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们应该使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使作业的设计成为教师掌握学生认知程度的宝贵资料,因而能很好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因材施教。作业的讲评能让学生的认识真正上一个台阶。 一、 作业的设计 每备一节课,我都会仔细的思考应该留什么样的作业,作业的量应该是多少。我看到有不少老师留作业时直接说哪一本书从第几页做到第几页,或者直接拿出一张试卷去复印了给学生做。我认为这样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新教材变动很大,有许多以前有的内容删除了,特别是现在的1至4年级用的和老版本差别很大,基本上都是新知识,有一些成为了超纲的内容,如果不加选择,直接拿前两年的卷子印了给学生做,学生可能会因为某一道题目涉及的知识现在已经删除了,老师没有教过,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这样的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竭尽尽力了还是做不出来,很容易对这门学科产生挫折感,然后失去钻研的兴趣,连其它能做的题目也没有兴趣做了。 我在作业的设计上的做法。 首先是作业的选择。我给学生做的作业肯定是自己先做过的,有问题的作业,或者是现阶段不能做的作业绝对不会留给学生做。我给学生留的作业不仅仅停留在练习册和他们买的教辅书上,我通常会根据需要自己编写一些我认为很重要的练习,半节课时间编好了马上印出来给学生做。例如教到四年级《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这里,我就觉得很有必要将印出来给学生做,然后我就立即动手编写了一张试卷,大概10道题,将四则运算应用的问题都包括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充分利用数学学科这一特点,让学生多思多想巧做,不断培养思维的广泛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从而达到创新的高度。作业设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不能局限于例题的模仿,进行机械训练,适当时要设计一些变通例题的题型,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补充条件,提问题等题型。要求学生在做作业时先思考后动笔,通过分析、比较,找出规律,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二年级学生学习了《倍数应用题》之后,可以给出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如题目为:山坡上有白羊12只,黑羊4只,……?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按自己的思维提出合理的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羊?白羊比黑养多几只?黑养比白羊少几只?白羊的只数是黑羊的几倍等,再根据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由于题目是学生自己编的,既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和合理的编排,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自信心的培养。 作业的设计与讲评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做好语文教学中信息反馈的体会 | 下一篇: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作业 设计 讲评 | 2013-02-10 18:46:4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