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潜在优劣势 工商管理学专业培养的重点是面向基层、面向管理、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各种具体的管理实际工作,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组织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分析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措施。 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及意义 1、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从引进到现在不过15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我国多次经营主体的体制改革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壮大。入世后,随着企业宏观环境的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外资、国企将被彻底激活、企业总量将呈几何级数增加。同时对各种工商管理人才的现实与潜在需求也在裂变。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贴近企业实际。从98年到2002年连续5年在全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榜上位居前五名。年需求量15---20万。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达90%以上。现实需求量大,潜在需求量更大。因此我们有信心根据市场导向和国际化的要求把工商管理专业办成品牌专业。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持续优化的教育资源背景下,接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双重教育,满足主流经济、主流市场、主流企业的需求。 2、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实施时遇到的各种情况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营销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进行一项模拟实践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它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各分校及教学点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建立和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为圆满完成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工商管理的潜在优劣势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下一篇:甘肃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工商管理 潜在 劣势 | 2013-02-10 19:05:1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