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念田园好 人间良可辞 {摘要}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质朴、自然、清新而富有意境。他的出现给中国古代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令人赏心悦目。虽然陶渊明生前政治上备受压抑,生活上饱经磨难,死后一、二百年诗作遭到冷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诗作越来越受到历代诗人学者的推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 归隐田园 劳动 理想 洁身自好 以诗言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编过席子,织过草鞋,卖过蔬菜,因为他亲自参加劳动,接近下层劳动人民,所以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对于劳动人民他给予深深的同情。 他的人生经历给他的诗作打下了很深的烙印。陶渊明出身在一个士族家庭,少年时代家庭开始破落,他好学上进,年少时就有了“济世救民”的志向,对传说中的“尧舜盛世”非常向往,他具有满腔抱负,充满雄心壮志,很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建功立业,“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间”[ 《感士不遇赋》]。但是他所生活的年代政局动荡,社会黑暗,门阀世族统治腐败,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正直的人根本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家世已经没落的陶渊明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虽然几次为官,但当时社会腐败,陶渊明深感不可能干成有作为的事。以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他既不乐意随波逐流,更不愿与其同流合污,经过长期反复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后断然退出官场,洁身自好,保持其高尚的人格,隐逸田园,直到老死。 陶渊明归隐以后,不仅参加了农田劳动,还对辛苦劳作的人民产生深厚的感情。他的诗也多是归隐田园后写的。他的诗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也抒发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更多的是歌颂、赞美劳动人民淳朴民风,辛勤劳作生活的田园诗。 陶渊明人生道路形成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陶渊明从小就在邻近长江、都阳湖、庐山的乡村中长大,朝夕和美丽的山水田园景色接触,他生活的时代又是自然美感在人们意识中日益显著的时代。道家祟尚自然的哲学思想和美妙的寓言,《诗经》、《楚辞》以及汉魏以来诗歌、辞赋等作品中描绘自然的许多精美的片断,又给他丰富的启示,因此,他从小就喜爱自然。‘.少学琴书,偶爱闲静”,“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喜爱自然的清新独特的生活经历必然对陶渊明创作田园诗带来极大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包括《怀古田舍》、《归园田居》、《西田获早稻》、《桃花源诗并记》等,表现了他躬耕苦作的各种体验。这里有对劳动道德和美学意义的体会,在劳动中和农民的亲切关系,对农村田园景色的欣赏,也有饥寒贫困生活的痛苦体验。陶渊明的田园诗随着他生活道路的变化,诗风也有所变化,诗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具体可以分为归隐早期的诗,归隐中期的诗和归隐晚期的诗。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描写田园生活,而是以诗言志,表现出他性格耿介贞刚,不苟同流俗,不屈从权贵的坚强个性,在看似平淡自然的描写中显示出对现实昏暗的鄙视和批评。 静念田园好 人间良可辞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开展数学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 | 下一篇: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有效..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田园 人间 | 2013-02-10 19:28:0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