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 1999年1月1日,已酝酿了近半个世纪的欧元,作为欧洲统一货币,率先在欧盟11国启动。与此同时,欧洲中央银行、11国中央银行及银行间交易正式启用欧元。欧元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它的诞生是国际金融史上的创举,同时也是欧洲崛起与美元抗衡的象征。 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前奏曲 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始。 1952年8月,由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6个创始成员国创建的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其基本宗旨是通过建立煤钢共同市场来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1960年10月,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导致伦敦市场金价暴涨。这不仅对美元压力很大,而且使欧洲各国外汇市场也受到极大威胁。 1961年3月,为了减缓外汇投机活动对欧洲主要货币的压力, 参加国际清算银行的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瑞典8国的中央银行在瑞士的巴塞尔达成一项不成文的君子协定。它规定当某国货币发生危机时,其他各国中央银行应在外汇市场上合作,以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 1967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宣布合并,同时以单一的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和部长理事会取代原来三个共同体的相应机构,组成统一的“欧洲共同体”(The European Communities),简称欧共体。由于当初欧共体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关税同盟、组织统一市场,因而也称其为欧洲共同市场(European Common Market)。此外,欧共体的目标还有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及不断扩大对外实力等内容。 1968年3月,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英国被迫暂时关闭伦敦黄金市场。 1969年3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首次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概念。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产生 所谓货币一体化(Monetary Integration),它是指将共同体成员国的货币联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欧盟之所以要实行统一货币,主要是提升欧洲国家政治和经济地位。欧洲各国越来越希望在政治、经济上联合起来,以达到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相抗衡的目的。 1988年6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会议上,当时的12个成员国再次提出了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主张。此后不到一年,当时任欧盟主席的雅克·德洛尔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在德国总理科尔支持下,欧洲共同体12国政府代表1992年2月7日在荷兰城市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关于建立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约》为启动单一货币和创建欧洲中央银行确定了详细的日程表,决定最迟于1999年1月1日起建成欧洲货币联盟,实行单一货币。 1995年12月举行的马德里首脑会议上,给单一货币起了一个名字,叫“欧元”;1998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取代欧洲货币局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6月30日,欧元和各国货币同样流通的时期结束,7月1日,欧元成为2.9亿欧洲人的统一货币。 三、欧元对欧盟自身和外界的影响 (一)欧元对欧盟自身的影响 欧元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干部研究方法 | 下一篇: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欧元 欧盟 经济一体化 最高 形式 | 2013-02-10 20:48:0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