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柳永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还是很难有机会向学生仔细的谈谈柳永的。只在有一篇文中提到他的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其实,要真正对柳永作一个详细的解析,本人还是才疏学浅。只能是简单的,从局部对柳永的作品做个浅析。 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世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他本来热心功名,但是仕途却相当坎坷。他出身于仕宦人家,书香门第。“以儒学为名,终身御布衣”,这种典型的封建官僚家庭出身,决定了柳永必然以“学而优则仕”的信条来要求自己,必然要走一条以政治价值为唯一取向的封建人生价值道路。在宋代,统治阶级实行的是“重文轻武”,那就是实行“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这大大激发了学子们走科举考取功名的热情,科举考试变成了士子们博取功名的基本途径。柳永一生经历了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真是宋朝生产发展,都市繁荣,社会平稳发展的时期,科举考试正是士子们考取功名的重中之重。以下是对柳永作品简单的几点分析。 少年时期的柳永,对功名相当热衷,并带有恃才傲物的特点。在他看来,考取功名不过是探囊取物,唾手可得。他曾经以词献给当时的宰相晏殊,但是因为词的内容、风格不为晏殊所喜欢。考取功名的失意,使得柳永流连坊间。开始在精神和物质上追求单纯的刺激,在他早期的作品《抛球乐》可以看到:“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手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绿野。占断五陵游,奏脆管、繁弦声和雅。 向名园深处,争泥画轮,竞羁宝马。取次罗列杯盘,就芳树、绿阴红影下舞婆娑,歌宛转,彷佛莺娇燕姹。寸珠片玉,争似此、浓欢无价。任他美酒,十千一斗,饮竭仍解金貂贳。恣幕天席地,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须信艳阳天,看未足、已觉莺花谢。对绿蚁翠蛾,怎忍轻舍。”诗人对声乐酒色的追求并不只是出于生理上的需要,而是受理智的驱使,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声乐酒色中寻找心理上的安慰,以期摆脱封建规范的束缚和传统意识的折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构成了封建士大夫文化的主体。但是在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形成,市井文化也渐成气候,也正逐渐对正统文化形成冲击。词本是产生于市井,是市井文化培植的产物,所以词明显带有市井的娱乐性。在北宋,词人颇多。但没有人像柳永那样沉醉于市井之中,着力表现市井的繁华与世俗的欢悦。北宋真宗和仁宗两朝是盛明之世,柳词中颇多称颂当时民丰物阜、歌舞升平之作。《 迎新春》中他写道:“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柳永到过江南许多城市,他赞美金陵是“ 万家绿水红楼” (《 木兰花慢》), 苏州是“ 万井千闾富庶” (《 瑞鹧鸪》), 扬州是“ 酒台花径仍存,凤箫依旧月中闻” (《 临江仙》),而一曲《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更是把杭州瑰丽风光、繁华景象、人文胜景描写得传神入画,成为千古名篇。其中有“三秋桂子,十月荷花”两句,甚至引起金主完颜亮顿生投鞭渡江之志。《 望海潮》为柳永自度曲,词调因钱塘为观潮胜地而取意。这 浅谈柳永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 | 下一篇:浅谈课堂上合作学习机制的做法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柳永 | 2013-02-10 20:54:2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