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国风》中的女性之美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记录我国先秦人民生活的一部生动的历史。她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先秦时期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为我们正确的认识那段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诗经》作为施教于天下的周代统一的教科书,其编订也是相当严谨的。从选诗,改诗,配乐到颁行天下,都经过统治者的严格把关。虽经过如此残酷的筛选,但这部诗集仍能从很大程度上表现周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殊的文化形态,而且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先秦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不懈追求。 《诗经》从成书之日起,就成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自天子,下至士大夫,从幼童时代,都得接受诗乐教育,这就可以看出《诗经》的重要性和普及程度。在众多的诗歌作品中,弥漫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尤其在《国风》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女性所独有的文化气质。这种文化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而这种气质被更多的反映在对这些女性的“美”的抒写中。 从古到今,人们都在不断的追求美,而女性所特有的阴柔之美更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称道。在《诗经·国风》之中,描写这种女性美的诗歌也不胜枚举。粗略统计,风诗中涉及到的男女形象描写的诗篇大约三十篇左右,其中关于女性形象的诗占了一大半。《诗经》是记录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人类生活和社会风貌的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这些女性形象有的属于贵族阶层,有的属于下层民众,而社会地位的不同又决定了她们身上所反映的美的差异。在这些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中,有容颜之美,有内心之美,有风韵之美……,所有的这些独特的女性之美都给我们以绝妙的审美享受。 一、外在之美 人的容颜、服饰、体态等能够给我们最直接的感观印象,这些因素也是构成人的外在之美的条件。人的外在之美在《诗经•国风》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一个又一个的美女形象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野有蔓草》中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清扬,形容女子眉目的美丽,即眉清目秀。婉,即美丽之意。寥寥几字,就把女子面目的清秀表现了出来。一“清”一“扬”,即表现了女子的娴静,也表现了这位女子的活泼可爱。再如《邶风·静女》中的女主人公——静女,也是《诗经·国风》中较有名气的美女形象,全诗用“静”、“姝”、“娈”、“美”四个字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文静、美丽的“静女”形象。善良、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见,但调皮的她却藏了起来,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没想到“静女”却也这般活泼、顽皮,一种无以名状的美感扑面而来。 另外,《诗经•国风》中的诗篇除了注重描写了人的体态之美,外貌之美外,对衣着服饰的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鄘风·君子偕老》中对贵妇人宣姜的服饰的描绘,“副笄六珈”、“象服”、“玉之瑱也,象之揥也”等词都写出宣姜的服饰之美。关于女性美,《国风》并没有停留在对女性外貌美、体态美和服饰美的描写之上,而是将这种美延及人物的内心,让这种美在人物内心中生根、发芽,进而不断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认识。 二、勤劳质朴之美 先秦时期,社会生产虽有所发展,但仍十分落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引发的连年战争,频繁的自然灾害,构成了先秦人民非常艰苦的生活环境。所以,除了男子要负担繁杂的徭役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任务之外,女子也要承担部分劳役,成为社会生产群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浅析《诗经·国风》中的女性之美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析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 下一篇:浅析《孔乙已》的艺术构思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析 《诗经 国风 女性 | 2013-02-11 09:56:4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