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责任和控制——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只要放眼日常生活,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会计的存在已变得有些“另类”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计”与“电脑培训”、江湖游医的广告一同混迹于街头巷尾。会计的大摞账册是侦探片中正义警察苦苦寻求的罪证,会计造假和财务丑闻不时成为热点新闻,会计人成为“终极对话”中的死囚!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但是,如果社会公众通过这些信息来认识和评判他们并不熟悉的会计工作、会计职业和会计人的话,难免令我们有些不寒而栗,不由得为会计人的社会形象和会计的前途担忧。会计学界一直在苦心经营一些专业期刊,不乏有专业智慧的传播和职业精神的宣扬,足以正视听,但有哪个非专业人士会去阅读会计专业的期刊和报纸?我们不能再仅仅满足于自说自话,我们需要走出自我认同。 一、诚信是会计人的基本职业品格。 诚信是会计人的基本职业品格,这不是会计人从研讨和杂感中觉悟出来的,而是会计和会计人取之于社会认同的结果。只有通过勤勉有效的工作、良好的操守,并借助于多样的大众文化传媒使会计人的专业智慧、诚信的职业品格和勤勉的秉性得以宣扬,才能从社会取得良好的评价,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获得社会尊重,使会计人实现健全的职业品格。唯有如此,会计才有安身立命之本。否则,无法取诚信于社会,将危及会计职业的生存和会计事业的发展。 二、会计文化是一种信息文化和社会服务文化。只有在健康、繁荣的会计文化下,会计人才会有健全的会计职业品格。 就现代会计而言,会计文化已超越了计算文化和账册文化,而形成了一种信息文化和社会服务文化。会计人正是在这种特定类型的会计文化中受到熏陶。当代的会计文化虽然有一定的积累,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盲点和发展的误区,如在会计技术等方面更为功利地片面推进会计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而在会计职业道德、职业品格等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上、在传统会计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上、在现代会计文化的发展上,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却都还不够。这种情形亟需改变,过于物化的会计文化往往使会计人的职业品格受到扭曲。基于此,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会计的精神文化建设,采用多种形式发掘、发展会计文化,从而实现当代会计文化的健康和繁荣。只有在健康、繁荣的会计文化下,会计人才会有健全的会计职业品格。 三、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一种社会公害,长期以来未能的得到解决,折合会计责任主体错位有很大关系。在西方很多国家,如果企业报出虚假会计信息使社会有关方面受到损失,依法惩处的主要责任者是企业负责人,而我国以前多责怪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只负所谓“领导责任”原《会计法》缺陷之一便是在出了问题之后往往无人负责,原因就在于会计责任主体错位。新《会计法》以打假治乱,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为中心目标,同时要求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定以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只负工作责任。会计责任主体的调整,抓住了当前会计工作矛盾的关键,以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责任主体有利于健全内部控制,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造假屡禁不止的问题。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体现了会计主体原则,使会计规范体系更加完善,会计责任的承担更加合理,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证做好会计工作。 信任、责任和控制——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驱动教学 | 下一篇: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信任 责任 控制 会计 人员 职业道德 | 2013-02-11 10:24:5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