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儿童德育教育的实践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广告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噢!我想这句话用来形容初入学儿童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是十分贴切的。我们知道做人教育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教育,它应放在做学问的前面,一个人不会做人,他的学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德育正是做人教育的一项大内容。对于只有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升入小学一年级,意味着他们的学生生涯正式开始,就有一条看不见的起跑线摆在了面前。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在做人方面,在德育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下面是我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德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榜样的力量。 初入学儿童,由于年龄较小,是非、真假、美丑、善恶观念十分模糊,而这个阶段,他们的模仿力很强,客观因素容易在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下,对他们步入人生的思想品德乃至一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作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老师,从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第一天起,就应在他们面前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比如每天穿得大大方方、整整齐齐的,让他们看看老师是怎样“打扮”的;学生就会像老师一样每天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来上学。又如板书时老师把粉笔字写得横平竖直,工工整整,孩子们便会学老师的样子在作业本上认真书写;当看见地上有被学生随意丢掉的烂纸,老师便随时捡起来,告诉他们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当学生迟到时,对着全班同学问一声“老师迟到过吗?”久而久之,学生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会不由自主地形成一些好习惯。在他们眼里,老师就是自己的榜样,千方百计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人,产生了很好的模仿效应。除了老师,在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由于他们都是同龄人,在心理上觉得更加亲切,易于模仿,能很好地激发他们互比互学的热情。如我班的冯晓美,上课时总是坐得端端正正,两只大眼睛紧紧盯着老师,听的那么专心.每当有学生坐不住时,我就会说:“请大家看看他听得多认真啊,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其他同学一听,赶快坐好,因为他们都想做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二、正确引导 孩子对影视中的英雄和自己身边的“英雄”都饶有兴趣,视其为“偶像”,极力效仿。而这些“偶像”的影响,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而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在遇到问题时,我不是硬性的制止,而是采用“大禹治水”的方法,加以疏导。比如男孩子都崇拜“奥特曼”,喜欢奥特曼的光盘、故事书,连穿衣服也喜欢穿带有奥特曼图案的。对学生的这一爱好,我没有强行禁止,而是在班会上让学生讨论:你们为什么喜欢奥特曼?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抢着回答,有的说:“他很勇敢,从来不哭。”也有 一年级儿童德育教育的实践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音乐学科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 | 下一篇:学校的发展规划与问题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一年级 儿童 德育教育 实践 | 2013-02-11 10:29:0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