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证幼儿小组化合作活动成功的因素 目前,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除了开展好集体教学活动外,还对幼儿小组学习活动倍受重视,我们以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为指导,对幼儿在小组合作化活动中的表现、效果以及价值作了深入的研究。 《辞海》中对“合作”一词的定义:“个体或群体相互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的,彼此通过协作作用而形成的联合活动,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参与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互动、一定的信用,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合作探究的机会,从而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经研究发现,幼儿的合作活动其实是组内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指导、互相支持、相互学习的过程;他们在完成没有教师参与的任务时,需保持平等合作关系;同时,在小组合作中要学会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并检验自己的观点,最后产生一种比自己原有的想法更好的新办法,达到“人多智慧多”的目的;即使在合作时,发现同伴间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孩子必须学会与同伴的协商与交流,进行积极讨论,在讨论后再愉快地解决问题等等。但综观现有小组合作化活动,发现他们的合作能力较弱,出现很多孩子不懂得与他人协商,进行交流与沟通;在合作中不会分工;合作活动中目标不一致;合作中同伴间相互关系紧张等等情况,那到底怎样做才可以保证幼儿小组合作活动顺利开展呢?下面将结合几个案例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应有一致的目标,协调的互动 (案例1)这组孩子搭建的是鞋架。男孩A和女孩A他们互相合作,把共有5层的鞋架已经搭好了3层,他们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这时在一旁的男孩B与女孩B经过仔细观察后,他们大声地说:“错了、错了,鞋架是歪的。” 男孩A和女孩A马上仔细地盯着自己的鞋架看,果然发现鞋架的两根管子插错了。发现问题后,他们立刻把插错的两根管子拔出来,再重新插。等插好后,结果发现还是有错误。这时,男孩B和女孩B发现地上的图纸就研究起来,后来四人边看边商量,终于发现了错误,最后总算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听到4个孩子大声地围着搭好的鞋架,喊“也”的时候,从他们兴奋的声音中可以知道,他们已经合作成功了。 这组孩子搭建成功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他们在一起搭建的时候有一个共有的目标,他们会交流看法,共享彼此不成熟的观点,最终在分析彼此观点与想法的基础上,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互相之间的态度是友好的、真诚的,他们会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出现错误的一方会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其次,他们小组合作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组内有一对“领导者”,而且是一对友好的、虚心的“领导者”,“领导者”的下面还有一对忠心的“协助者”,这样的一个团结协作的小组,正是因为小组成员共同拥有一个目标,有相近的认识,会协调地互动,这样小组合作活动就成功了。 二、应有端正的合作态度 (案例2)老师要求大家一起合作,用形状不一的石头拼一个脸谱。在老师交代完要求后,组内孩子都行动起来。一个男孩动作很快,他毫不思索地把第一块石头放在了角落上, 浅谈保证幼儿小组化合作活动成功的因素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产品包装的市场营销策略 | 下一篇:浅论酒店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解..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保证 幼儿 小组 合作 活动 成功 因素 | 2013-02-11 14:49:3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