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 —试述辛弃疾词的思想艺术成就 [摘 要] 辛弃疾的词在描写内容与表现手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拓宽了词的境界,使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能更直接地反映社会现实。他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其中最令人振奋和激动的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辛弃疾在乡村二十年的闲居生活中使他加深了对农村的了解,因此他的词作中出现了许多以农村生活和山水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自成一家。 [关键词] 辛弃疾 思想 艺术 辛弃疾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扩大了词的题材,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 一在词的表现内容上,辛弃疾融入了自己极其复杂的思想情感,题材非常广泛,表现内容也很丰富,更为完整深入,多层次展示了作者的精神世界。 辛词中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表现在抒写恢复祖国山河,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辛弃疾是经历过战场上的拼杀,充满豪情壮志的爱国斗士,是一般作家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他还具有一个军事家的素质和才华。所以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在读过他的作品以后,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的爱国词比别的作家的更自然、更真切,更澎湃。他并不需要有意识的、刻意的去写爱国词,空洞的抒写爱国思想,只需把自己的一腔真情宣泄出来,就会成为绝调。如面对祖国被外族割裂的局面,他感到痛心疾首,力主抗击金兵,恢复祖国的山河,便写了这样的词句:“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矢志以身报国。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他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 其次,抒发英雄失意,壮志难酬的悲愤。辛弃疾的抗金主张和报国之情,与投降派妥协的政治态度,是矛盾对立的,他在南宋统集团里的处于孤危地位,这使他在政治上屡受打击,救国思想难以实现,因而他在这时期写的词里交织着种种复杂矛盾的心情,形成辛词的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辛弃疾的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很难让统治集团里的人理解,因此,表现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满,成了他爱国词的重要内容。 2.表现在他弃官还乡、归隐时期的农村生活和隐逸情趣的作品。辛弃疾被贬之后,一直在上饶带湖和铭山瓢泉闲居,对农村的生活有着深入的体验,对自然风光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写了很多清新淡雅的作品。这段时间,辛弃疾作词最多。语言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除直接抒发悲愤之外,还以种种方式寻求寄托,排遣无聊的心情。尽管这样,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的英雄豪气,领会他的丰富的精神生活层次。表面的闲适与内心的痛苦相结合,构成了辛词的完整世界。 3辛词中还有一些表现爱情的作品,最著名的是《青玉案·元夕》 二、辛弃疾在艺术上广泛学习借鉴其他词风,同时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使词这一艺术形式得到广泛的发展。 1.善于创造雄奇阔大的意境。 辛词之所以能够展现雄奇阔大的意境,是因为辛弃疾具有战斗的经历和热爱祖国的思想,以及远大的政治抱负。与前人相比,他更为沉着,更具有内涵,同时更加不受拘束。除了直接表述战斗场面,书写英雄不平之事之外,辛弃疾所描写的一切,无论动植物,山光水色,还是人文产物,抽象思想,几乎都经过想像的改造,获得奇特新颖的形象。尤其是那些空间扩大,动态很强的事物, 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试述辛弃疾词的思想艺术成就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物流业实习的体会 | 下一篇:我国移动商务实施浅谈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无意 不可 可言 辛弃疾 思想 艺术成就 | 2013-02-11 15:48:1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