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快乐的欣赏 [摘要]实施新课程以来,“音乐欣赏”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音乐教育必须建立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欣赏提供了动力,音乐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培养更好、更深的欣赏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听赏活动,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激发情趣、愉悦身心、展开想象、拓展思路,提高音乐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 快乐欣赏 感受音乐 理解音乐 表现音乐 音乐是快乐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快乐欣赏是让学生“快乐参与”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探索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表现意识,让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音乐形象或多种方式表达出来。但在很多的音乐课中,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快乐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之后便草草了之,留在小朋友心中是一片茫然。有的学生提不起精神;有的学生常常心不在焉,独自发呆;他们的学习并不快乐。新教材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是有难度,更别说去表现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了。作为对新教材充满满腔热情热情的我们来说,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整体把握,去快乐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若想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话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说出你想的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失去艺术魅力。“黑格尔曾经硕果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俗话说:“言为心声,言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交流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同时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到音乐中来,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振奋的心理状态,从而让学生说出聆听音乐作品后的感受。如在人音版第二册第七课欣赏曲《大海摇篮》,我用语言描绘了月光下碧波荡漾的海面,轻柔的海水,金色的沙滩,用这些优美的语言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再问学生:“歌曲表达的是美丽、温柔还有平静,可大海永远都是那么温柔平静的吗?我们再听听这段音乐,温柔的大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在初听《海上风暴》后,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就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海的另一面直接从音响上给他们深刻的感受,他们要用语言来诠释对海上风暴的理解。 学生1 风很大,有海浪,还有闪电,大海发怒了! 学生2 大海发脾气了。 学生3 有魔鬼,太可怕了! 学生4 好像要把船打翻了,好恐怖! 享受快乐的欣赏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小班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 下一篇:析婚前财产公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享受 快乐 欣赏 | 2013-02-11 15:49:2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