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质量分析 盈余质量是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企业的盈余质量对于投资人和债券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一系列财务造假丑闻的暴露,人们开始感觉到盈余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讲比盈余的数量更具有实质意义,要透视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及潜力,就需要对盈余数据及其质量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也就是对企业盈余质量进行评价及分析。 一、盈余质量分析的重要性 (一)从我国的会计准则。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还不完善,对于许多特殊项目尚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企业可以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即使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本身也存在缺陷——会计准则具有时滞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事项或交易,在会计准则中都没有相应的规定,如衍生金融工具。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会计准则的漏洞来粉饰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二)从会计本身的特点。传统的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在于前者不是以现金实际的收支期间作为确定收入或费用的期间,而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作为确认期间,于是产生了许多待摊和应计项目。会计利润中也就包括这部分应计项目,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人为地调整应计项目的确认期间来影响会计利润的大小。另外,会计利润的计算过程中许多项目都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在内,如开办费、固定资产的摊销期间,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估计项目来调整会计利润。 (三)从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包括企业与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等之间的契约。其中企业与股东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政府与企业之间也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的不一致、信息的不对称性、经济主体的自利性使得企业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欺骗委托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即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自己掌握的财务报告中的盈余数字,使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因此,委托者有必要分析企业的盈余质量,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盈余质量分析相关因素 (一)通过对主营业务利润的分析。在实行多元化经营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主营利润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重大的实质性意义。企业的盈利质量与主营业务利润持久性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主营业务利润是利润总额构成中最稳定最核心的部分,企业的主营收入的增长与利润增长应该是同步的。如果主营业务利润在净利润中不占领先地位,而非主营利润所占比率比较大,说明企业利润的构成不合理,盈余质量自然就不够稳定。我们可以具体通过对净收益营运指数(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结合起来分析,该指数越高,说明企业经营收益多,非经营收益少,企业主营突出,反映企业的盈余质量越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强。同时也要关注企业利润中来自于关联方交易的比例,因为,企业管理当局可能会通过关联方交易以粉饰会计报表,调节利润。 (二)对财务状况的分析。盈余质量不仅涉及到利润这个因素,一些财务活动也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反映出来。 1、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企业维持稳定的销售水平和信用情况下,各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应该相对稳定。即便在企业扩大销售的时期,也应该力争实现应收账款余额与销售额同步 盈余质量分析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有关劳动力市场变化对连锁零售企.. | 下一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盈余 质量 分析 | 2013-02-11 15:55:5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