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院校管理中教务管理的地位与职能 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务部门的基本属性是教学行政管理组织。传统看来将教务工作仅仅看作是一个事务性的管理过程,把教务部门视为事务性部门。这种看法对高职院校管理的消极影响甚为明显。从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来看,事务性管理会导致学校领导对教务工作的定位出现模糊性,认为按部就班、机械运作是教务管理的主要工作模式。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甚至不少管理者也把此种工作模式作为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当然的主要模式。 一、教务管理是教务部门的基本职能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高职教务工作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地位,本人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高职教务管理的功能角度;二是从高职教务管理的组织角度。从承担的基本社会功能来看,高职院校的教务部门至少承担了以下几项功能: 首先就组织协调功能。作为学校核心工作的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无不过是通过教务部门来协调其运作,教学的程序化决定了教务部门作为协调教学工作纽的特点,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课程考核,整个流程都完整体现了管理的一般原则:计划—执行—检查—总结。这个周期性的管理过程是保证学校运转的显性特征,也正是这个显性特征使得人们误以为这是教务部门的唯一职能。诚然,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开展教务工作是为了适应学校的教学运作,但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务部门,其职能已经远远超出了机械管理的范围。 其次是教学研究职能。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科研。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部门和人员都应当对高职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从部门职能来看,系部主要针对专业教学进行管理,主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进行,而教务部门则必须全面把握学校的教学情况,对不同专业的教学情况有更多的掌握,因而对学院整体教学改革有更多的发言权。许多学校管理者仅仅把教务部门视为事务性部门,是对教务部门掌握资源的浪费。 从教务部门的职能所具备的特点来看,主要可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科研工作:一是高职院校宏观教学组织问题的研究。教学组织工作是保障教学效率的基础,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属于微观层面的教学组织,主要由老师来完成,而宏观教学组织则必须由学校的教学组织中来完成,这些问题包括不同专业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问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能问题,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整合问题等。二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问题的研究,包括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问题,教学效能的提高等。三是师资建设问题的研究。在整个学校来讲,教务部门直接与教师接触的频率最高,对教师的需要、素质、发展情况等方面 在高职院校管理中教务管理的地位与职能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在娃娃家中培养小班幼儿的社会性.. | 下一篇:运用法律知识浅谈对医疗纠纷的认识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高职 院校 管理 教务管理 地位 职能 | 2013-02-12 11:17:39【返回顶部】 |